龙泉青瓷收藏与它的装饰语言
在中国悠久的陶瓷艺术发展历史中,伴随着陶瓷器的制作,先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装饰技法和装饰形式。有些装饰本身就具有实用的目的和意义,许多陶瓷装饰和陶瓷的成型工艺紧密联系在一起,与陶瓷造型同时产生。我国传统的陶瓷装饰形式丰富多样,每一种形式又因材料的不同,手法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果。如果将多种装饰手法综合在一起使用,就会产生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境界。
龙泉青瓷作为古老的瓷艺,并不是完全依赖于浑然天成,它吸纳了诸多装饰语言,从而极大丰富了审美情趣。
“跳刀”装饰技法
“跳刀”工艺是一种最古老的陶瓷装饰技法。“跳刀”装饰是随着轮制工艺的运用自然而然出现的,是修坯刀在高速运转的坯体上有规律的震动而产生的。
“跳刀”技法的施用,要根据器物造型、坯体的干湿,釉色的特点而进行。另外,力度的不同、工具不同和方向不同都是影响“跳刀”纹理之美的重要因素。
在“跳刀”作品的创作中,只有内心的平静加—亡娴熟的技巧,刀和坯之间才会发出节奏流畅的声音。为了充分表达出作品的主题和更好地表现“跳刀”装饰技法的艺术效果,我的跳刀作品通常采用手工拉坯成型方法制作完成,而且器物尺刁‘较大,为跳刀纹的展示提供宽敞的空间。
刻花装饰技法
刻花装饰也是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重要装饰技法。它是运用刻、划、剔等方法相结合刻制而成,因此统称为“刻划花”。刻划花在龙泉青瓷装饰中普遍使用,它是在已干或半干的陶瓷坯体上用刀刻出有深浅装饰纹样,然后施透明青釉,人窑高温烧成,从釉中透出极富层次感的纹饰。刻花能最大限度的突出釉色的质地美。有中国画的意到笔不到的写意画意境,艺术品位很高。
作品《弦纹荷花双鱼洗》撷取了大自然的基本色调,运用了青瓷这美如碧玉的釉色,那晶莹柔润的绿色分外令人悦目惬意,具有一种柔和、含蓄、像丝绸般柔和而闪烁的光泽。作品造型端庄、结构严谨,注重传统陶瓷技法的运用。作品的外壁采用了弦纹装饰,简洁大方、明快流畅。弦纹在施釉烧成后青釉积于弦缨深处,形成了一条条珠绿的积釉带。弦纹之间的菱线自然呈现出莹白的“出筋”装饰效果,就像那寂静的湖面上荡漾起水痕飘起波光粼粼。
绞泥装饰技法
绞泥装饰是唐晚期陶瓷业始创的一种全新的成型工艺,运用不同颜色的泥料相互揉和、挤压形成自然的纹路的陶瓷装饰技法。绞泥土装饰主要包括拉坯、镶嵌两种表现方式。镶嵌是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色调的泥料,分别制成坯泥,并把不同色调的坯泥擀成板块,相间叠合,然后进行绞揉、切片‘、拼镶、贴合等工艺在器物坯体上便呈现出类似云纹、水波纹、旋纹、编织纹等变化多端的纹饰图案,上釉焙烧即成绞泥作品。绞泥装饰的艺术效果与不同陶瓷的造型和材料工艺紧密联系。可使多种材料、纹样综合运用,从而制作出花样翻新、层出不穷的图案,表现出富于东方气韵的装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