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丕宏
2009年8月8日
今年是我大学毕业三十周年。由于同学众多,又散布全球各地,大小聚会接二连三,好不热闹。但最近工作忙碌异常,无缘参加这些盛会,甚感遗憾。同学会长罚每个缺席者即期交出感言一篇,算作虚拟出席的入场券。特撰写此随想曲,一方面交差,但也给自己一个机会好好回顾这段逝去的岁月。
1979年毕业,经历了当兵、结婚、出国、研究所、创业、再创业、又创业、忙生意;看到孩子们一个个长大成人,一晃眼30年已过去,人生何其匆匆!这期间,目睹了全球冷战结束、大陆改革开放、911事件、两次伊战、互联网泡沫、好几次经济与金融危机、美国开始衰退、中国「大国崛起」,加上海峡两岸正式展开三通交流等等国内外大事,这30年间世界的变化,着实令人目不暇接!
若把大学毕业后的每10年定做一个人生阶段,那么我的第一阶段都是在继续深造、读书,以弥补大学时代在学业上的荒费 (我是「由你玩四年」— university 谐音 — 的表率);这可能是除了高二到高三时全力冲刺,死拚大学联考以来,我一生中念书最努力、研究最专注的一段日子。1988年拿到博士学位后,开始第二阶段的硅谷创业生涯。幸好生逢其时,正巧赶上互联网的兴起,事业忙得不可开交。弃工从商的结果,是每年要飞近20万里的全球奔波,不过也因此让我取得了难能可贵的国际人脉、视野、舞台。第三阶段则属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的沉潜修炼,也算是种谋定而后动的战略,以对未来10年第四阶段的重新出发储备能量,打稳基础吧!
我们有三个儿子:老大今年27,毕业于史坦福大学,去年8月刚与他「高中甜心」结婚;媳妇是个律师,他自己则在一家投资银行工作。老二今年22,5月才从南加大毕业,现在在硅谷一家绿色科技软件公司做产品管理。老三14岁,暑假过后要成为高一生;他3岁开始学了6年钢琴,近5年则转攻大提琴。不勤于练琴的他,颇有乃父之风;然而他天赋甚佳,才学五年的表现已远超越我8~18岁间学习小提琴,瞎混了近十年所能展示的任何成果。
今年暑假老三经老师推荐、参加了为期三周的音乐夏令营。我们夫妻俩借探望儿子之际,也顺便入营欣赏演奏会、旁听音乐课。其中的一场「大师讲座」特别令我印象深刻,因为主题正好是我从高中首次接触就难以忘怀的捷克民族乐派作曲家安东尼 · 德沃夏克 (Antonín Dvořák) 所作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作品第104号)。讲座开始先由一位高手演奏该曲;她拉得琴声悠扬、天衣无缝 — 在我听来已属上品;可是大师一针见血地指出她音调诚然精确、音色固然优美,但仍没有将德沃夏克在音乐后面所编织的故事借着琴韵传播给观众:「要记住,你是在倾诉一个动人的故事,不是在拉琴」。经大师这番画龙点睛,随后的音乐境界果然不同凡响,实在精彩!
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大师的一席话,让我苦思良久。平常我们做任何事不亦如此?做得对,并不代表做得好。为人父母、师长、教练,或是担任公司领导、经理、组长的责任就是要能洞悉这一层,掌握每个孩子或员工「本善」的天性,进而激发他们实事求是、尽善尽美的进取精神。这也就是管理学常常提到所谓「爱的教育」之精髓所在。
我从大学时代便开始学打网球,属无师自通派,乱打一气。10年前才痛下决心,拜师学艺,请了一位好教练,每周五专心上课一堂,周六、日再与朋友切磋球技,实战两场,从不间断。虽然大家已是十多年的球友,也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但一上场立刻敌我分明,六亲不认,厮杀得你死我活,毫不相让。对我而言,实乃工作亦网 (互联网),休闲亦网 (网球);上网下网,打成一片,不愧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我师父汤姆虽是个不折不扣的老美,但对东方哲理颇有钻研。他的中心思想类似太极拳,强调借力使力、以少为多;主张动作越简单越好,但也提醒我简单并不等于容易。他指出:网球拍在手,既是用来进攻的「剑」,也是从事防御的「盾」,必须因时制宜,灵活地交错运用。我不会功夫武术,也没练过刀枪剑盾,只道听途说了些「武德」,知其个中奥妙与汤姆传授的「网球经」几乎如出一辄。人说十年磨一剑;学网球多年的我,「剑(球)艺」精进多少不敢说,倒是经师父的循循善诱,对「剑(球)道」的领悟透彻不少。至少现在看费德勒、纳达尔等高手过招,已比较能心领神会!
今年刚好也是我创业20周年。20年来,直接自创、协创、投创了不下两打的高科技和互联网公司;间接的则更多。创业初期,雇用的每位员工年纪都比我大,经验也都比我丰富;近年来加入的,则几乎个个不仅比我,甚至比我大儿子还年轻。岁月怎不催人老!老则老矣,只希望从过程当中累积到更高深、实用的智慧。本来人生规划50岁就准备退休,但一想到张忠谋54岁才创立台积电 (TSMC)、丘吉尔66岁才当上英国首相、里根70岁才成为美国总统,崭新的斗志便油然而生。人不服老,大器晚成的成功实例,世界史上比比皆是;人生70才开始,何况50!
「网络2.0」应用到「企业2.0」正方兴未,怎舍得只在场边观战而不亲自参战?展望未来10年,这一新的战场将是我事业上奋斗的主要目标。个人生活上,我则立誓:未来10年要亲访世界网球四大满贯澳、法、英、美的每个大赛现场,身历其境一番。当然来到这些战场,我的目的只是观战,而非参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