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舍《实话实说》


 

央视《实话实说》前后有三位主持人,我作为嘉宾参与过后两位主持人和晶和阿忆主持的节目的录制。在节目录制中,和晶曾很认真地称赞我为“五星级的嘉宾”。我参与录制的节目,也让《实话实说》的策划感到满意,节目正式播出前,他发短信给我说,这是他第一次向家人、亲戚、朋友推荐收看的由他策划的节目。当得知《实话实说》栏目就要谢幕,我心里真的有很多不舍。电视节目,众口难调,《实话实说》水平、质量如何,每个电视观众自有评说。在我与《实话实说》栏目组成员打交道的过程中,我感觉到了他们是一支特别敬业、特别有职业道德和有着很高专业素养的队伍。

和晶和阿忆的机智、风趣和学识,想必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我参与节目录制后,栏目组的幕后工作人员,同样让我肃然起敬。

在对我校大学生创业情况是否上《实话实说》作决定之前,栏目组的策划和摄影,先到我校进行实地考察、调查、研究和拍摄。上《实话实说》,是我们学校的一件大事。为了争取能上节目,对于他们的到来,我们做了比较周密的准备和安排。但想不到的是,我们给他们安排的住宿都拒绝了,他们找了一家没有任何星级的酒店,坚持要自己付房费并说这是纪律。在我们学校期间,除了工作还是工作,马不停蹄地找教师、学生了解情况、核实材料,没有任何娱乐和休闲。这种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与采访过我的路透社、荷兰广播电视协会、《纽约时报》的记者极为相像。后来我带两名学生到北京录制节目,他们不仅给我们安排好生活,甚至连行走的线路以及打的的注意事项都一一通过E-mail和手机短信给我们提醒。我的学生到央视录制节目难免有些紧张,栏目工作人员又到我们下榻的宾馆说明录制情况、介绍北京的名胜古迹,以缓解学生的心理紧张。他们的细致、热情,让我和我的学生都十分感动。

有人说《实话实说》的谢幕,是因为实话不能实说。但我参与节目录制的前前后后,不论与主持人和晶对话,还是与节目策划、工作人员交流,始终没有“被要求”、“被限制”、“被提示”、“被规定”,一切都是畅所欲言,即席发挥。既然是《实话实说》,在决定要录制前,我曾提过两个要求:一是节目要客观公正,不要偏袒我们学校;二是主持人提的问题越尖锐越好。节目策划对于我的要求甚为高兴,并说这也是他们一贯的做法和始终所倡导的。

也许再也看不到《实话实说》节目了,但对于《实话实说》的这段记忆将永远珍藏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