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变迁时代的民众困惑


  模式变迁时代的民众困惑

  田忠国

  中国有建国六十年的历史,是一个花甲子。用主流的话语体系说,在这六十年中,分为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前三十年一般认为是计划经济模式,后三十年常称之为市场经济时代。计划经济被称为社会主义时代,市场经济被主流赞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前三十年全国人民在共同目标的鼓舞下,上下一心,创造出工业、农业、国防、科学现代化架构体系,被西方经济学家称之为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但被国内主流斥之为停滞时期;后三十年GDP放量增长,成绩巨大,但是,GDP的利益流向却无法让人赞美,因为,一个是流向了少数人,一个是流向了西方发达国家,也就是说,中国人民近三十年的创造成果,几乎全部无私奉献给了少数人和西方国家。

  面对这样的巨大成绩,全国民众困惑:这是怎么了?

  更令他们困惑不解的,为什么主流精英对前三十年毫无敬意,不仅毫无敬意,而且有人还充满仇恨,也就是说,享受前人创造的成果却恨前人。人民大众以朴素的情感、聪慧的心灵之眼,在感受现实的同时,也在回望历史,倾听掩埋在历史深处激情如火的岁月和超越古今博大情怀妙曼音符。他们深知,日子是一天一天过起来,人也不是一口就能吃成大胖子的,那种自以为能一口吃个大胖子的人,如果把他们放到前三十年的大历史背境下,他们可能什么都干不成。因为,在那么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小学教育稍为收点费,大学教育不仅不收费,而且还享受被他咒骂的前辈所给予的工资待遇。

  当享受工资待遇的学生走上中国历史舞台后,马上就痛恨起原来的模式影响了他们发财,于是,砸烂影响他们发财的新世界,重造一个旧社会就成了他们最高追求。本来,有人类就必然有经济,因为经济为养命之源,有经济就必然与市场相关,因为,人类为市场之主体,市场为交换之场所。但市场却有不同的模式,一种以逐利为目标,一种是以造福社会为责任,前一种模式几乎伴随了整个人类历史,后一种模式只有马列毛主义,才在其思想的基础上形成。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是上层建筑的基础,这一点没错,但经济的基础是什么?主流观点认为是钱,但是,我不得不说的是,错,因为,钱永远只是实体经济的衡量值,是数字符号。经济真正的基础上思想文化。也就是说,社会以什么思想为主体,就必然有什么样的经济模式。政治呢?也就是上层建筑?简单的说就是经济模式的保障机制。现在,很多人困惑中国怎么就没有了人民大众呼唤很久的毛泽东思想,怎么就没有回归毛泽东思想?其实,回归毛泽东思想就得回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守住创新理论就守住了以私有制为主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对象是人民大众,所以免费教育、免费医疗为社会主义的消费市场提供动力,以私有制主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动人,就在于能把众人的腰包收集到少数人的口袋,疯狂膨胀的口袋就叫发展。

  目标相反,模式必然不同。

  但是,模式的变迁带给民众的不是幸福,而是不尽痛苦。当然,从成果的角度说,痛苦也是创造的结果。以上是我对六十年历史的简单总结。这个简单总结有人一定说左了点,但关键不是左的问题,而是对不对的问题,那么,这个总结对不对呢?对,但也不全对。正确的总结应该是:

  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近三十年的共同努力,前三十年为后三十年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工业、农业、国防、科技基础和制度基础,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后三十年在前三十年工业、农业、国防、科技基础和制度基础上,同样创造了令世界敬仰、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三位的奇迹。但是,不论前三十年还是后三十年,我们都有成绩,也有错误或失误,但不论成绩、错误或失误,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积累的经验教训,是一笔宝贵财富,值得认真分析总结,在科学总结的基础上,寻找我国未来的科学发展道路。特别是后三十年,在改革和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背离党的宗旨,借赞扬改革之机,否定毛泽东思想、否定革命、建设两个历史时期,图谋以私有制替代公有制,拆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制度基础。从现实层面看,党内的蜕变分子目的基本达到,中国共产党和共和国面临严重危机,基于这种现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积极行动起来,紧紧团结在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周围,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坚决同党内的蜕变分子、腐败分子进行坚决斗争,重新规制社会主义,为中华民族第三次飞跃打好坚实的经济基础、制度基础。

  如果这样总结六十年建国历史,你想让人民大众不满意都难,当然,这会得罪一大批蜕变分子、腐败分子和知识精英形成的官僚资本势力,他们甚至会采取极端手段反抗中央决定,但是,人民大众永远是坚持毛主义者的坚强后盾。

  在中国,坚守毛主义、坚守晚年毛泽东思想就是守中,离开毛主义或者否定晚年毛泽东思想,就必然背叛社会主义,因为,晚年毛泽东思想是社会主义的保护神,是以私有制为主体的资本主义的掘墓者,所以,要推行私有制或者说搞资本主义,使中国成为西方列强的经济殖民地,就必须否定毛泽东、必须否定晚年毛泽东思想。不否定毛泽东思想,在中国搞以私有制为主体的经济殖民地就失去了合法性,就是自打耳光。

  面对模式变迁中的不同未来,中国怎么办?

  是继续选择经济殖民地模式,还是重新选择社会主义模式?这个问题,我想应该由全国人民共同思考、共同选择。

  当然,从我个人的角度说,真的渴望以立国思想、立国原则为我国创新的立足点,建构社会价值秩序、价值目标,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梦想,在“系统程序化、程序标准化、标准制度化”中变成现实。而且我认为,从晚年毛泽东的深邃思想来看,他生前能做到的就是通过社会对人民当家作主思想的实践形成价值秩序,在人民当家作主的价值秩序基础上,建立制度秩序,因为,价值秩序是程序之根本,没有价值秩序就根本不可能有真正的程序,而没有价值观念的程序制度是没有灵魂的程序制度,没有价值秩序的制度是个毫无约束力的制度,也是没有程序,无法执行的制度。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愿望,愿望永远无法替代现实,但却可能为现实指明了奋斗方向。

  奋斗方向就是价值目标。

  在当前,阶级矛盾、阶级冲突,也就是价值目标越来越对抗的情况下,中国急需建立以人民大众为主体的价值目标整合机制,而不是建立权力精英和知识精英价值目标整合机制,前者的整合机制迫使权力精英和知识精英资本利益共同体,后者的整合机制则可能导致更严重的权力精英和知识精英同人民大众价值目标的对立,引发社会动荡。从现在“学者们”的呼声上看,唯利是图者们争取的是制度制定权,试图通过制度暴力把全国人民整治为奴隶。这样就给中国选择带来了更大的难度。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近期发生的事,十七届四中全会召开前夕,中央开了一次预备性会议,明确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但第二天没有毛泽东思想了,大家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变化,因为,这或许是用取消毛泽东思想换反腐败权的结果。

  但关键问题是,取消毛泽东思想真能换来反腐败吗?我看危险,因为,毛泽东思想建立起来的价值体系,是衡量一切党员干部蜕变不蜕变的价值标准,取消了这个价值判断标准,有人如果说他腐败,他完全可以说他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因为,他的超常消费拉动了GDP增长。

  在本文结束前,我再谈二个问题,一是思想解放问题,二是智库问题。任何时代都需要思想解放、都需要智库,这是不争的客观规律,但问题是什么才叫解放思想、中国要建什么样的智库?有人以为把他爹砸死、把他爹创造的思想、财富全部枪毙就叫解放思想,这不是解放思想,这叫败家子行为。那么,什么才叫解放思想呢?破除影响或阻碍他爹思想发展的习惯思维,在他爹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好、维护好他爹的思想,求得社会更科学、更好发展的最佳解,叫解放思想,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也就是智库问题,一般情况,什么时代都需要智库,但不同的阶级需要不同的思想,所以,智库的阶级性是最明显的。从这个角度说,中国不需要建立资产阶级智库,这样的智库在中国够多了,需要建立人民大众的智库。

  智库是干什么的呢?我个人认为,智库主要出战略思想、战略哲学、战略目标,同时承担着思考如何管理好战略思想、战略哲学、战略目标,使之具有持久的持续力,而战略目标的持续力,源于对价值秩序、规则秩序、制度秩序的理解与建构。价值秩序、规则秩序、制度秩序的建立,则源于思想生成的社会文化。有人认为,一个国家崛起的先决条件是融入主流世界,我认为恰恰相反,因为,激活人类向往的并非是西方主流文化和由主流文化形成的价值规则,而是基于维护民众政治权利与经济利益的思想文化,比如毛泽东思想。某些反类的精英,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设计各种污损毛泽东思想的技巧,但终被人民大众所唾骂的根本原因。但从世界各国的智库看,智库几乎全部是为资本服务的,因此,中国确立什么样的智库发展方向,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君不见,由美国资助的中国智囊,通过“智慧”的输入,美国不费一枪一弹就使中国经济制度基础全部解体了,如果再扶植这样的智囊,那就是请人为自己挖墓坑了。

  但中国就有人用墓坑式模式,“创新”中国的“未来”。

  权力是山,人民是水,山不要以为山高而无视水,因为,再高的山也可能被水淹没,山越重、压力越大水的反冲力越强、越大。所以,人类历史模式的反面是新模式,新模式是人类共同追求和向往,但同时也是人类真正的出路。

  2009-9-21

  (作者声明:本人所有文章均可以转载、传播或者引用观点,但转载、传播或者引用观点时,请注明作者,否则视为盗窃行为。因本人已失业,失去了生活来源,如果纸媒使用,请付稿酬。另外,本人擅长政治经济、制度程序、企业管理、文化及广告策划、玄空风水的研究,如有单位需要,请联系,公私皆可,管吃管住、有工资就行。但本人是下井工、无文凭,按照现在唯文凭、唯为资本服务为人才的标准,我并非人才,所以也可能永远找不到工作,最终饿死。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