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郎咸平说自己是个学术明星时,知晓和崇拜郎教授的人作何感想?
“我是52岁之后,才有这个机会当这个学术明星,我把学术用一种明星式的方法来做一个传达。”郎旋风这么说。
作为一个被誉为拯救中国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的郎教授,受到很多企业家、管理研究者甚至政府人士的欣赏,就算表面或背后在骂他的“不懂宏观经济”的人也不得不承认他的睿智。
桀骜不驯的他提出了多少震惊的观点和思想,最终也难免躲得过世俗的熏陶,或许他那句话大家依稀还记得:“我是一匹来自南方的“狼”(郎)。这个社会历来不欣赏这种做派,而喜欢中庸、四平八稳。所以我这几十年走得比较辛苦。”但那已是历史……
我们放眼管理界,暂不去谈政治、经济和社会,有多少被世俗所累的思想者和研究者,曾经是那么执着和坚定为了理想、为了企业、为了中国,虽然很苦却充实,不是吗?不苦的日子一过呢,明星企业、明星管理、明星学术、明星传播者……是传统还是什么,中国的管理界走上了明星路是多么的悲哀,但是理想实现了,因为你们一直崇拜这些,或是传统使然,无话可讲了,但愿自己和有更多的人愿意一直苦下去……
“身价门”道出了什么?学术、管理、思想提出者与传播者的浮躁以及吸纳与受众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