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评一句话


麦格纳收购欧宝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10日宣布,将公司旗下的德国欧宝汽车公司出售给加拿大汽车配件商麦格纳国际公司和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组成的联合收购方。此次完成收购后,麦格纳和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将合持“新欧宝”55%的股权,通用持35%,余下10%归欧宝员工。麦格纳国际集团全球业务拓展执行副总裁兼亚洲区总裁詹姆斯·吉姆·托宾表示,麦格纳国际集团已成立52年,第一个客户就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截至2008年底,通用仍是公司最大的客户,来自通用的业务收入占公司全球收入的21%。麦格纳不愿看到多年的合作伙伴就此倒下,同时也会造成麦格纳失去重要客户,因此希望能够通过“输血”的方式挽救通用和欧宝,保证自己的业务需求不会大幅减少。托宾强调,麦格纳收购欧宝股权只是投资行为,与业务整合无关。麦格纳不希望成为客户的竞争对手,因此不会进入整车生产行业。

车评一句话:在众多竞争者中,通用选择将欧宝卖给没有任何整车经验的麦格纳是明智的,通用不想欧宝一经售出,反倒成了竞争对手的利器。对于全球第三大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来说,麦格纳收购欧宝是欲将取之,必先予之的策略,在主要客户面临危机时,是落井下石,还是雪中送炭,显然雪中送炭是个好主意,那么必先予之。至于给予多少,在商业活动中,这是个博弈过程,取决于双方的强弱势力对比。在通用眼里,麦格纳显然没有庞大到单方领导话语权的地步,即使通用破产重组,在和麦格纳的合作中也远未达到失去话语权的地步,所以说,通用选择把欧宝卖给麦格纳,是最不出人意料之举。

 

汽车保有量增加

    9月初,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了今年8月份国产汽车产销统计,8月份国产汽车销量113.85万辆,连续6个月跨越百万辆大关。舆论一时对国内汽车销售月均破百万摇旗呐喊,根据前8个月的月均销量,今年国内汽车产销超过1200万辆应该没问题。1—8月国产汽车销量已经达到833万多辆,离1200万辆不到367万辆的差距。今年最后4个月,每月平均实现90多万辆销售即可达到目标。据中汽协统计,今年前8个月国产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9.18%。而美国市场在“旧车换现金”政策刺激下,8月汽车销量达到127.45万辆,今年月度销量首次超过百万辆。与此同时,公安部交管局的统计资料显示,至今年8月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为180018512辆。

车评一句话:去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在各国竞相吹捧中国时,媒体最热衷的一件事就是拿中国和美国作比较,得出中国比美国强的结论,如果说媒体这种态度代表的是一群人的观点,那么这是一种很复杂也很危险的自我麻醉心态。即使今年国内汽车产销达到1200万辆,也只能说明中国在快速进入汽车社会,而美国进入汽车社会已是20世纪的旧闻了,何喜之有?金融危机发生后国内经济的表现,打击了一些人的积极,也助长了一些人的浮躁,因此,在面对如此之类的数据比较时,莫要让肾上腺素冲昏头脑,淡定些。

 

新能源开发待规范

    随着“低碳时代”来临,中国新能源汽车必将扮演重要角色。眼下虽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进程还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整合已经未雨绸缪。9月4日至6日,2009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召开,新能源汽车项目盲目上马,汽车产品出口急剧下滑等问题,成为该论坛讨论的焦点。

今年以来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新能源汽车准入管理规则正在修订、完善,其进一步强调和突出三个方面:首先是鼓励发展,具备新能源准入条件的企业,可以获得生产资格,同时允许自制新能源汽车底盘的应用;其次要推动自主研发,要求发展新能源汽车,要掌握控制系统的核心技术,支持企业创新发展,防止简单精装;再次要充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对起步期和发展期的产品,在安全跟踪等方面采取一定的措施。

车评一句话:在今年法兰克福车展上,环保与节能成为主题词,作为世界五大车展之一,法兰克福车展向人们传递了汽车能源格局的未来。中国汽车产业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发展新能源产业并非“有条件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发展汽车新能源,好不容易和对手们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竞争的关键在核心技术,诚如薄熙来所言,中国要出口8亿件衬衣才能换回一架空客A380,真正应该扶持的是有技术实力的企业。

 

货车召回制度施行

    我国对乘用车实施汽车召回制度近五年之后,汽车召回的大手终于伸向商用车市场。国家质检总局、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和工信部联合发布公告表示:自9月1日起,将N类车辆和O类车辆纳入缺陷产品召回管理范围。当天,我国正式对货车实施汽车召回制度。N类车辆,即至少有4个车轮且用于载货的机动车辆,O类车辆,即挂车和半挂车。

在商用车国Ⅲ排放标准实施之后,货车召回制度可能让本已头疼的国内商用车企业再上紧箍咒,中国商用车行业优胜劣汰的进程可能进一步加快。

车评一句话:和乘用车市场相比,国内商用车市场的秩序显得更为混乱,技术也更为落后。据报道,在国家注册的200多家汽车生产企业中,商用车生产企业达到100多家,多数商用车企业在技术方面更是属于“大排档”水平。当初国家推行国Ⅲ排放标准,让几乎所有的商用车企业犯难,最终不得不暂缓。现在商用车又实行召回制度,商用车市场是前有狼后有虎,无怪乎有人发问,汽车召回,是压倒中国商用车骆驼背上的最后一棵稻草?还是促使中国商用车凤凰涅槃的上帝之鞭?

 

中美轮胎特保案

    9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综合各方意见对中美轮胎特保案作出最后裁定,美国总统奥巴马作出了最终裁定:在现在征收4%关税的基础上,在接下来的三年中,美国将分别对出口美国的中国轮胎征收35%、30%和25%的关税。今年6月2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以中国轮胎扰乱美国市场为由,建议美国将在现行进口关税(3.4%-4.0%)的基础上,对中国输美乘用车与轻型卡车轮胎连续三年分别加征55%、45%和35%的从价特别关税。

    今年4月20日,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对中国产乘用车轮胎发起特保调查。其在诉状中声称,从中国大量进口轮胎损害了当地轮胎工业的利益;若不对中国轮胎采取措施,到今年底还会有三千名美国工人失去工作。

车评一句话:屋漏偏逢连夜雨,美国通过轮胎特保案并非最可怕的,可怕的是国内轮胎产业出口受创,掉头国内后,退而求其次掀起价格战,这对飘摇之中的轮胎产业是个更为可怕的打击。这样一来,外销转内销反倒成了外伤变内伤。“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用这段经济学上著名的论述评价美国轮胎特保案对国内轮胎产业的影响再合适不过,在国内从事出口轮胎的大部分中小企业中,产品同质化、品种单一化趋势严重,这种情况下,产品拼的并非品质,而是营销渠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国内轮胎行业能趁此机会进行规模化兼并重组,反倒是因祸得福的一个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