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卖


 

中午与同事饭后回公司路上,在一冷饮冰柜处买冰淇淋。在一堆冷饮里,突然看到一粽子冰棍,2个同事都想尝试。其他同事都选择了夏天最爽口的绿豆或豆沙冰棍。
 
在公司电梯口分众的液晶电视里,一直在放林俊杰可爱多的广告。就是1冰淇淋,升华到爱情的高度。网上还看了同属于和路雪的梦龙一款超级性感的广告,把梦龙与自我或性生活联系到一起。这2个广告一看就是经过专业制作,画面唯美,音乐高雅,氛围温馨。反观一款蒙牛随便的广告,非常直接,李宇春+直白的描述(牛奶+巧克力)+快节奏的音乐,结尾还传销般大喊蒙牛随便。看后的感觉是,知道随便是什么味道了,也记住名字了。伊利有一冷饮叫巧乐滋,张韶涵15秒的广告,同样的简单直白,没有多深的思想内涵。
 
我觉得国内多数人,吃冰淇淋时其实思想很简单,就是冰棍,牛奶,巧克力啥的,要求不算复杂,随便吃吃的,解暑,止渴和爽口就行。还远没有升华到爱情,自我和性生活上。有这个想法的,大概也去吃哈根达斯了。象我们几个同事饭后走在拥挤的五道口马路上,绝对只是解馋而已。
 
和路雪一度是北京投资额最高的合资公司,一个冰淇淋公司注册资本达1.8亿美元。我估计如果计算投资回报率,大概这也是北京ROI最低的公司,现在是否盈利还不得而知。记得当初联合利华高管曾说过,如果中国人一人买一根梦龙,就可以绕地球一圈了。不过我一直很困惑,为何中国人要吃梦龙?价格昂贵,黄油品质高但吃起来油腻不得了。梦龙这个名字就很抽象,高雅,但没有绿豆棒冰冰砖等来的直接。和路雪在中国推梦龙,感觉就是一种强卖行为,因为中国人喜欢什么已经变得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路雪能否把其全球的领军产品推向中国。好在这种强卖行为,最后成功的很少。你不考虑人民感受,自然有其他公司考虑。所以在和路雪雀巢大肆收购国内冷饮公司(如和路雪收购上海老大蔓登琳和雀巢收购广州老大五羊)取得一定优势后,随着蒙牛伊利的崛起,后面两家公司很快就成了行业的两个老大,盈利能力也高很多。
 
 
今天看汽车新闻,说上半丰田的雅利士卖得奇差。看了这个新闻一点也不奇怪。中小城市或农村低端车需求很大,但有大量3-6万的车满足需求。雅利士这种10万出头长度只有3.75米的车,与价位类似但长度更让人舒服的飞度,POLO,甚至凯越(4.5米)等比,没任何优势。不知道丰田投入巨资的这款车,打算卖给谁。人民不会因为你是丰田就买你。
 
----------------------------------------------------------------------------------------------------------------------------------
 
肯德基与麦当劳的关系也很有趣。肯德基现在更象中式快餐,不仅汉堡极具中国特色(如川味,湘味和京味都有了),还有粥,烧饼等传统早餐。明显看出,肯德基的目的就是满足客户需要,提高销售。反观麦当劳,卖的就是美式汉堡,管你中国人喜欢吃啥,他都岿然不动。
 
 
上面几个公司,都有强卖的特点。即不考虑满足客户需求,只考虑改变客户需求,接受自己。原因很多,如自以为自己是国际巨头你们这帮发展中国家的人必须接受我,要么是水平有限完全没搞清中国人在想什么,也可能是投机取巧低成本低风险将全球产品引入中国,而不是完全按本土思路冒风险开拓市场。不管原因如何,只要该领域能不断涌现出更熟悉本土业务的土鳖公司,这些跨国公司的好日子都不好过。最后成为行业领袖的,只可能更熟悉本土业务的国内公司,或完全本土化忘记自己身份的跨国公司(如肯德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