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受了《香港經濟導報》记者的采访。主要是围绕上海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展开的。
我个人认为现在的上海,法制、税务、人才素质、监管环境、商务成本与环境、政府效率等等等等,太多了都跟不上。不过若能吸引老外住下就成功了一半。机遇就是中国的世界地位。人民币的地位;挑战,反而没什么,亚洲没有地方可比了。日本的东京,没机会了。香港和上海比差距在哪里?香港是国际的聚脚点,上海暂只是亚洲的,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中国大陆的金融人才显得有点“嫩”了,与其它国际金融城市相比较。主要是国内金融市场是为国内服务。国际金融人才不足,因为国内金融市场是为国内服务,所以不能吸引人才来。尤其是老外。因为没衍生工具,没东西干,所以没人来。如何能吸引老外来才是最最重要,伦敦、纽约才真的是国际金融中心。
吸引老外来,要设计出中国式的衍生品,让我们中国人来引领投资航向。否则,永远都是二流,三流的。永远是别人的附庸。香港最终会变二流的,如果人民币开放的话。不过要想真正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前提就是人民币可以自由兑换,只有国际市场认可了人民币,人民币才能成为国际货币,中国才可能出现国际认可的金融中心。叶檀认为香港很少人主动设计金融产品。我只能说她错了。非常多产品,新的也常常有,衍生工具很发达。因为都是和中国上市公司有关的︿都放在香港做。张五常认为香港金融中心远不如上海有潜力,而许小年等人则认为,上海不是深港的对手。张五常一直都“唱好”中国大陆,所以有一些不那么可信。上海和香港差得老远。香港与伦敦、纽约、法兰克福等老牌明星是有段距离,但其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独特性上,无疑已经有了较大优势。
上海市热衷于搞行政重组国企,太官僚,距离政府主管部门远,批手续也麻烦。所以给北京做金融中心还好。但,建立金融中心的要件是市场主导,这就是无形之手。上海的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还有10年的时间改善。但若上海体制不更新,上海10年内赶不上香港,20年内赶不上香港。香港的已经是20多年累积下来,是英国人留下来的好东西,这是事实。大家是可以看得到的。如果哪一天上海真的依靠自身的力量,超越香港,那肯定是中国之幸。上海如果像以前一样,有很多租界,那么也许会快成金融中心。不过那很像八国联军进中国。总体来说,从经济这方面业讲,尽管上海迅速崛起,但与香港比还不是一个重量级别的选手,一个初中生,一个大专生的区别。香港拥有完善的硬件与软件建设,具备极强的国际融资能力,这是上海望尘莫及的。市场开放、公开透明、资本自由流动以及货币完全可兑换的国际金融中心对于现在的上海更是天方夜谭。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现在还是初中生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