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蝶》和《云南的响声》之后的一声叹息


 

看过《蝶》和《云南的响声》之后的一声叹息

 

夏可可

 

前不久,看了歌舞剧《蝶》。《蝶》获得了很多荣誉,我很想看看获得很多荣誉的歌舞剧到底有什么迷人之处,带着这样的疑惑和渴望的心情走进了玉兰大剧院。几乎满场,我旁边的是几个高中生摸样的学生,他们兴高采烈地告诉我蝶人的公主是谭维维饰演的,他们是慕名追着看她的演出的。谭维维是去年的超女,自然有很多学生吧她当作偶像追逐。《蝶》的舞台的布景自然是先进得无可挑剔,东莞对文化的投入在《蝶》里可以说是不遗余力的,耗资达多少万几乎是我不敢想象的天文数字。因为是歌舞剧,从始至终歌声一直在嘹亮地唱响着,歌词缺乏应有的韵律,因而缺少美感,蝶里人物的服饰就像垃圾堆里捡出来似的,肮脏而破旧,也是给不了我服饰的美感,可圈可点的唯有布景,布景的现代化让我怀疑这是一个古老的中国传说。里面很出彩的是那个小女孩的歌声,简直是天籁之音,你不需要知道她唱的到底是什么,只需要听她唱就是一种很美的享受,其他的声音,只是声音,哪里都可以听到,很多人都可以发声出来,但是小女孩的声音却是她独有的,那样的声音是宇宙中最纯粹最美妙的声音。

 

昨晚,2009年7月30日在玉兰大剧院看了杨丽萍的《云南的响声》,之前从没有看过一次杨丽萍的舞蹈,可是关于她的介绍看过很多,一个为了舞蹈可以放弃生育的女人,可是昨晚的《云南的响声》里她竭力要表现的是一个要生育孩子的母亲的舞蹈,第一场是胎音,第二场催生,她的舞蹈就是在众目睽睽下生育生命,那时我想一个为了舞蹈牺牲生育的人来用舞蹈表达生育是多么的不可思议的事情,里面的舞台布景却是极美,服饰也是很唯美的,是一种很美好的享受,那么多少数民族的民间乐器一件件像展览一样陈列在舞台上,最出彩的地方时到最后谢幕,每个人谢幕都是很独特的,可谓匠心独具,我们以为已经谢幕,可惜到最后还画蛇添足地再来了一段,这是一个败笔,真的很遗憾。最遗憾的是我看过杨丽萍的舞蹈之后,感到很失望,她的舞蹈不过如此,也许一个有着经商头脑人的舞蹈已经消失了舞蹈最初的意义了。《云南的响声》给我的感觉是大锅菜,把云南地方特色的声音汇聚到一起,她的舞蹈本来是我最期待的,原来如此而已,如今要寻找纯粹的人、歌、歌舞,都是非常非常奢侈的事情。

 

玉兰大剧场的票分为480、280、180三种,很多人自己掏钱买票,其实来玉兰大剧院本身是一种精神贵族式的享受,想象的总是比见到听到看到的要美,现实里,很多东西都不过如此,其实精神的享受我更欣赏那些贫穷因听着风也似好的式的享受,那才是一种真正的精神贵族享受,不受任何人任何价值取向任何贫贱的标准纯粹的享受,那才是真正人的欣赏的美。

 

写于09年7月31日星期五下午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