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城市,我的生活


我的城市,我的生活

夏可可

我居住在香港街附近的破旧的一栋公寓楼里,对应着铁门的门铃因为年久失修已经坏了,有人来,必须要保安开门才行。因为楼房很陈旧,几乎每个楼梯那里的窗玻璃都被小偷偷走了铝合金以及玻璃,一下雨,楼梯过道那里好像被谁清洁了似的干净湿润。

这里有3栋8层高的楼房,没有绿化带,没有小区,但是有门卫,其实也是摆设,没有多大的用处,家里照样来小偷,门口照样有抢劫犯,这里安全是没有什么保障的,平常只有早点回家,晚上最好不要出去,出去了也要早早回家比较安全,保安唯一的好处是帮我们分发报纸和有时来人或者自己忘记带钥匙帮忙开开门,楼顶有水池,刚搬来的时候是保安一个月清洗一次,可是如今这栋楼变成了一年也很难清洗一次水池了,物业管理可有也可没有,真不知道每年收管理费到底是为什么?

如果不是每天头顶上的房子噼里啪啦地好像有人在跑步响动,也许认识8楼的邻居不会那么早了,跑到8楼敲门询问,门打开时,一个诧异的妇人还有门底下是两个小小的女孩子的圆脸,原来他们远离老家在这里谋生,除了这里两个女儿,老家家里还有两个大女儿,因为超生,生活很艰难。之所以住8楼,因为楼顶一般很便宜,在楼顶妇人还开垦了一块地来种菜,她从老家家里带来了种子,自己从楼下的空地里挖土挑上来,在她悉心的照料下,长出青青的绿叶,楼顶的一角一片葱葱绿绿。她老公在附近打工,而她一边勤劳地种菜带孩子,一边还做点小买卖,每天挑着担子在八达路两边买早点,妇人在深夜会开动豆浆机打豆子,每次我有时醒来听见轰隆隆的响声,还以为哪里的工厂开工了,但是时间不会持续很久,日复一日,对于我喜欢清静的人来说开始很难接受,后来随着对这个妇人的了解,慢慢接受,这样的机器声便变成一种固定的音乐伴我入眠了。清晨她很早挑着胆子去卖豆花豆浆以及各种饼去了,因为生活的无限操劳,她脸上的皱纹已经是丘壑纵横了,每次我从外面回来,有时与她不期而遇,她都会笑着打招呼的,毕竟是楼上楼下的邻居,偶尔,她还会将她种的青菜送来给我,微笑着对我说,太多了,吃不完,看到那些丘壑纵横的皱纹,再看到她顽强生活的笑脸,我的心里一片阳光,人无论怎样艰难,也不要低头,迎接它,坚强生活着,也是一种坚韧的人生

这是我生活了14年的楼房,每天爬7层楼,曾经因为年轻,每次对自己说,这样每天爬楼等于锻炼身体了,一举几得挺合算了,没有想到,岁月在流逝,年龄在增加,渐渐感到楼高了,一上一下呼吸短促,心潮澎湃,大口呼吸的样子好像自己爬了一座小山似的累了。

这里唯一的好处是:无论去旧城莞城还是去新城东城和南城都很方便,距离几乎是一样的,逛街购物休闲散步这里倒是非常便捷。香港街这个名字很好,好像真的有香港一样的摩登,其实,这条街一头连接着以五金为主的生意街八达路,一头连接着以汽车配件为主要生意的金牛路,香港街没有它名字的摩登,可是有它名字的气派,街道两边的商铺一律玻璃门廊似的相连,走在商铺两边,如果下雨天就不会被淋雨,如果出太阳就不会被太阳晒,街道一律很整洁干净,地面是柏油马路,汽车飞驰而过也是很小声音的,这里开过两个超市,因为位置是位于香港街中心位置,两次的超市都半路夭折了,可怜了我们这些超级喜欢这里有超市的小市民们,这里有超市,几乎等于就在家门口有个超市了,要多方便就多方便,可惜,好景不长,超市关闭了,我们又要跑很远去购物了,真的很留恋香港街有超市的日子,晚上吃完饭,便当散步一样走到超市,逛一逛,看到喜欢的食物水果就买,那种经历的好处也许需要永远留在记忆里了。

八达路连接着东城大道,东莞的路明明是一条路,可是不同的段,叫不同的名字,我还真不明白这些搞城市规划的人到底是吃饭的还是吃菜的,比如,八达路、创业路、东城大道、东升路其实就是一条路的延伸线,却被切割成这么多的路名,我们生活在这个城市里还好,还弄得清,可是对于那些要了解这个城市的人来说就很麻烦,这样的路名的重复在东莞还有很多很多,也许,这样也是如今这个东莞城市的特色吧!从我家到香港街需要走200米左右的小路,一边是以前农民建的农民房,这里的本地人也许有钱了搬走了,留下这些房子很便宜地租给外地人,每次经过一家人家时,只要他们的两个儿子在,他们会很大方很有礼貌地喊道:阿姨好。无论他们在外面的泥水里玩水还是在天气晴朗时打羽毛球,他们都会有礼貌叫人,他们的父母开了一家送水店,每天很辛苦给人送水赚钱来养活这个四口之家,有一次,这个母亲很开心地对我说:“我儿子看见我踩三轮车很辛苦,对我说,妈妈,我长大了,一定要给你买空调,让你不要流那么多汗!”她两个儿子虽然小,可是会常常那么小也会帮忙踩三轮车帮妈妈送水了,大哥哥更是常常去那里都是带着弟弟玩,爱护着弟弟,每个经过他们租住的小房子前面,他们都会声音洪亮地大声叫:叔叔好,阿姨好!这样的礼貌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天天,这样贫穷因听着风也是好的境界,在我的这些如我一样的普通人之中的心中,这是我们的浪漫和幸福。

有时我想,我之所以写作到底是为什么?是为这些生活艰难却顽强的人吗?还是为了自己贫瘠的心灵需要肥沃而写作呢?还是为了自己能呼吸更加自由更加美好的空气而写作呢?可是我自己回答不了我自己,爸爸的离世对我的打击超乎我自己的承受力,很长一段时间我找不到我写作的意义,我每天懒散地打发我的日子,每天在看电影的享受中过着我的日子,每天看着股票涨涨跌跌,自己却一筹莫展,我真的不知道我到底适合干什么,写作在这个城市里有意义吗?说真话有意义吗?写作者在这个城市里能得到应该有的尊重和敬仰吗?似乎是不切实际的天方夜谭。我且远离写作那个看起来很时髦的圈子,像鲁迅在亭子间对他自己说过的一句话: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其实,这也是这几年我对自己说的话,默默地生活,褪尽繁华,简单明了地生活,小人物的生活其实就是一种幸福的人生吧。

这个城市很大,有33个镇区,大到哪里都是中心区为主的城市,这个城市很小,小到我经常能去的地方就是黄旗山、海雅、天虹、彩怡、中心广场,那里都是人山人海繁荣昌盛的景象,那里都是歌舞升平喧哗热闹的场景,可是那里对于我这个小人物都是陌生的冰冷的没有温度的隔膜的。我有旧的宛如新的衣服或者吃不完的食物带给黄旗山那里乞讨的人,每次经过他们时,他们那张感谢的笑脸是我在这座城市看见的最美的图画。

我的生活很平凡,远离喧嚣的熟悉的人们,独自过着我的生活,感受我或近或远的邻居们的喜怒哀乐,快乐着他们的快乐,幸福着我的幸福。

 

09年7月15日22:47完成文字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