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发飙-易中天发飙
易中天在北京电视台的《非常网络》访谈节目中,因为拒绝回答“你攻击余秋雨是为了保持名人热度吗”等“愚蠢问题”而被人认为现场“发飙 ”。令这个访谈节目异常地出现一段冷场。那么,易中天为何现场“发飙”让主持人“噎”到无语?
一、事件回放
7月20日,在北京电视台播出的《非常网络》访谈节目中,易中天拒绝回答“你攻击余秋雨是为了保持名人热度吗”等“愚蠢问题”,还以讥讽的口吻问主持人还要继续愚蠢下去吗?他的激烈态度使北京电视台两名主持人当场哑口无言,令这个访谈节目异常地出现一段冷场。
易中天现场发飙,主持人噎到无语
对于易中天的这次访谈,北京电视台显然相当重视,派出美女主持人姜华与《非常网络》的常驻主持人林白一起主持这期节目,节目开始时,演播室的气氛也非常活跃,易中天更手舞足蹈地讲述自己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时摘棉花和摘玉米的经历。但是随着林白问易中天“有没有想到《品三国》图书会卖得那么火爆”等话题,易中天开始显得不太耐烦。对于这些已经被各大媒体问过很多遍的问题,易中天以“不要以为什么事儿都是策划的,媒体很弱智,总喜欢问动机”作答。但林白仍在追问他“与余秋雨的网络战是不是为了保持名人热度”等问题,这时易中天终于发飙,干脆地说:“我拒绝回答愚蠢的问题。”林白只好为难地表示说:“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把网友问的问题传达出来,即便我个人认为问题很愚蠢,也要问出来。”但是这样的解释显然不能平息易中天已经燃起的怒火,林白和姜华几度被噎到无语,访谈节目出现冷场。但是,易中天仍然对两位主持人“穷追猛打”,以嘲笑的语气说:“你们完不成任务了吧?不怪你们,主要怪你们领导是弱智。”这时,姜华冲口说:“我们领导不是弱智。”易中天马上调侃她说:“这年头不弱智怎么当领导?”现场再度鸦雀无声。
一、网友声音
虽然出现如此场面,但三峡在线看到这期节目依然完整播出,因此让很多网友都大感意外。有网友表示:“更没想到,北京台居然还会原样将这期失败的节目播出,呵呵。也算精彩,另一种精彩。”
大多数网友认为主持人问“你攻击余秋雨是为了保持名人热度吗”这样的问题的确是“愚蠢问题”。不能怪易中天现场“发飙”。当然,也有极少数网友则认为易中天耍大牌。认为易中天对主持人和媒体的冷嘲热讽显得其偏执狭隘、狂妄自大。
二、当事人声音
北京台科教节目中心主任徐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表示:“观众和网友之所以讨论这件事,是因为他们平时很少看到这种最真实状况的展现,为了追求节目的完美,像这样的碰撞甚至说尴尬可能会被删掉,而这次我们愿意把最真实的一面呈现出来,也是我们追求的一种态度。”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易中天关于此事的任何回应。
对于一些名人明星在节目现场“发飙”,易中天应该不是第一个,同时,易中天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
在节目中,易中天并不只是一次“发飙”。“主持人不懂就是不懂”、“媒体很弱智,总喜欢问动机”、“应该开个主持人培训班”、“这年头不弱智怎么当领导”……相信遇到这样的反诘和讽刺之语,应变能力再强的主持人也会被“噎”得无语。那么,是什么让易中天如此生气?主持人真如易中天那般“愚蠢” 吗?如此“愚蠢”的录播节目为何又被被完整地播出? 资深网络流行文化评论人温浩溟先生对此有独到看法。作为新生代网络策划及揭黑领袖,其特别指出:温浩溟先生作为资深网络策划人和新经济代表人物,创意文化产业积极推动者和杰出人士,“瓜果书、花果书”发起人和首创者之一。开创性得研发设计生产出“可以用来种的书”——创意瓜果书、花果书。并且打造出中国瓜果书权威研究机构——中国瓜果书创意产业基地。在中国首创“书,是用来种的!”。开创性的引领了创意文化经济浪潮。不仅在网络策划推广方面深谙其道,更在网络推广剖析中具有独到见解,以堪称“敢说真话,敢揭人短”著称。其特别对易中天发飙事件进行如下质问: “四问易中天”
1.“易中天为什么如此生气,要发飙呢?”
首先,我们不单纯地怪罪于易中天“发飙”。面对“你攻击余秋雨是为了保持名人热度吗?”这样尖锐的问题。三峡在线估计无论换了谁,这“飙” 也都会发,更何况是极具个性的易中天?今年起,我们似乎可以看到易中天先生的频频“发飙”,一会儿批李辉“不道德”,一会儿又批余秋雨“假捐赠”。他的频频“发飙”也是由其个性使然。
2.“北京电视台《非常网络》记者为什么要问极具挑逗性和极具争议性的问题?”
那么,既然这期嘉宾请的是易中天,那么对他的个性主持人应该是清楚的。在节目的现场居然还问了这样一些足够让任何一个嘉宾都生气的问题。我们不能认为是“主持人不懂”,也不是主持人无知。这样的表演更像按照事先策划好的进程进行的,因此,觉得这期节目更像是主持人与易中天的一场联手炒作。
今天,很多的节目,除了请大牌名人明星出场之外,更多的是还要利用这些大牌名人明星制造一些争论性的话题。否则,没有“噱头”就难以“夺人耳目”。这样的套路似乎成为了今天节目提升人气与知名度的思维定式。
3.“《非常网络》节目冷场出现尴尬,最后完整播出,真的是像节目组说的要呈现真实一面给公众吗?有这么单纯吗?”
回过头来,让我们再来看看易中天的“发飙”与主持人的被“噎”,可以说没有哪一样不符合今天“炒作”的要素。按照常人的思维,这样的尴尬与冷场之后的场景,如果不是直播,栏目组一般是会对这样的场景做些手脚的,以免给节目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然而,北京台依然完整播出了这期节目,把这样一种 “意外”带给了所有的观众。因此,如果不是精心策划的一起“炒作”事件,我们又能认为这是什么呢?难道真的是“愿意把最真实的一面呈现出来,也是我们追求的一种态度”这样的初衷?未必吧!
4.“这怎么不是炒作?”——学术超男的寂寞与媒体眼球经济的联袂炒作!
话又说回来,如果真的不是联手炒作,如果不是想制造“夺人耳目”的“噱头”。那么,栏目组对问题的设计至少不会如此尖锐。就算是提了,做为中国最负盛名的 “学术超男”、“学术明星”的易中天应该能够理解娱乐圈内部的提问方式,并且做了足够的思想准备。而不应该以这样一种方式来简单地“发飙”,而让我们看到一个少了宽容、大度、尊重他人的易中天教授。 个人认为,易中天能够有今天的成名,他深厚的学术功底深固然是其根基,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很重要的因素应该是得益于今天的媒体,更离不开电视节目的录制。如果说今天他的“发飙”不是联手炒作而是一种真性情的使然的话,那么,今天的易中天用了一种愚蠢的方式拒绝了愚蠢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