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源“管理学”》之: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秦汉至隋唐五代时期的管理思想(六)
续上篇:司马迁的经济管理思想
(四)量吏禄、度官用的财政管理原则。司马迁提出“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也就是量出为入的原则。为了防止帝室开支无度,他非常赞赏汉初实行的将帝室私奉和政府收支予以公开的政策。这一政策在财政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司马迁认为财政收入应遵守合理无害的原则。
(五)利息与利润是经营管理的两大法则。司马迁经过对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调查之后,得出百分之二十利润率的结论,他认为百分之二十利润率是一切经济活动活跃起来的必要条件。
另外,司马迁赞成禁止私人铸币,并主张运用经济手段,由政府铸造大量足值的货币,来满足经济活动所需要的货币量,并取代不足值的、质量不好掺有其它杂质的劣质货币。
尤其值得现今社会借鉴的是,司马迁的官府、官权财政节用经济管理思想。如果说一个国家最难管理的是国家经济、国家财政的话,那么,官府、官权的财政支付和享用制度就是国家财政和国家经济管理的关键性难点。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只有把政府支付和财政收支管理好了,才可以谈如何发展国家经济、如何管理国家财政收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