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在“间谍门”前的矿石进口量与自身需求量并不符合。首钢日报过往的一篇报道显示,2004年,中首国际矿业部共经营进口铁矿石1333.6万吨,其中只有981.58万吨是供应给总公司。
为什么首钢能够拥有与自身需求不相符合的进口量?首钢日报当时的评价是,这不仅降低了首钢生产成本,而且在经营进口铁矿石中还实现了14043万元利润。
业内猜测,这部分利润很可能就是首钢采购的进口铁矿石进入了国内现货市场,卖给那些不具备进口长协矿的中小钢厂以牟取暴利。事实上,国内其他一些具备进口资质的钢铁集团也曾做过许多类似的事情。这种有利可图的“倒矿”现象,导致了具有进口资质的钢铁集团对价格失去敏感。
这就是所谓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但是虾米吃什么了,我国的这些中小钢铁企业没有进口的资格,只能接受国内钢价,然后再以较高的成品价卖给消费者,最后还是消费者承担了原料的高成本。而作为拥有进口资格的国有大中型钢铁集团企业,它们不去和国际铁矿石供应商好好谈判,却凭借国内国际铁矿石市场的差价疯狂的赚取国内中小钢铁企业的利润,尽然还爆出什么“间谍门”。当我看到“这种有利可图的“倒矿”现象,导致了具有进口资质的钢铁集团对价格失去敏感。”这句话的时候,我真的感到悲哀,你们对国际铁矿石供货商的这种麻木,就是对国内消费者的残忍,说得不好听点:那相当于是国有大型钢铁集团联合国外铁矿石企集团盘剥中国老百姓啊!我们国内的物价上涨,钢铁、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就是这样的一件件具体的事,一个个具体的环节,一步步推升的!
话虽激烈,纯属个人看法。尽可算作杞人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