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最需要心理辅导


——写在全经联商业专家委员会成立之际

    全经联商业专家委员会成立了,这是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将业内鼎鼎大名的或商业专家、或开发商、或商业运营商、或商业俱乐部头头聚集起来,为商业地产特别是时下比较头痛的社区商业出谋划策,是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不过从目前一些不太成功的商业案例上看来,商业地产可能更需要一些心理辅导。专家们喜欢用“放水养鱼”来说教当前商业存在的问题,可说的容易做起来可不简单,无论是开发商还是投资人,化了不菲的银两投资商铺,当然希望能尽快收益才好,谁会想慢慢来呢?何况慢是慢下来了,钱却没了,估计这是许多人都难以接受的事实,这也是商业专家与商业物业开发者、拥有者之间的最大的差异。

    其实,商业需要“养”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尽人皆知的事情,商家也是要盈利的,他们更需要时间,几十年前,背个包袱找个路边生意就做起来了,这儿不好马上便可以挪地,如今在国内的一些乡镇还有“赶集”的习惯,而进房做生意,虽然硬件条件是改善了许多,不仅没有风吹日晒之苦,而且夏有空调冬有暖气,但选择性则大大不如以前那样强了,所以他们在选择商铺的时候其实考虑的要比开发商和投资人更多。

    开发商忽悠卖铺挣钱,投资人买铺想得到回报,商家租铺买东西挣钱,其实是一条产业链上的环节,最终是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商家卖出东西付出租金,投资人得到回报,开发商的商业地产运作才算成功,这其间有一个环节脱节,都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项目。而实际上出现更多的情况是商家不挣钱走人,亏了一年半载的租金,投资人成年累月租不去铺子便找开发商的麻烦,开发商先软后硬,最后管他奶奶个熊,老子“死猪不怕开水烫”,最终搅成一锅粥。

     所以,社区商业中定位、规划、产品等等专业的东东其实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各方的心态一定要再平和一些,比如开发商铺子定价合理一些,不是所有商铺都应该比住宅要价钱高;投资人租金定的低一些,要学会大家发财,要让商家也有利润,否则干脆自己开店好了;这样商家的利润也可以低一些,才能逐步将人气聚起来。

    可见,开发商不要眼红投资人租金挣钱,投资人也不要眼红商家挣钱,只有商家挣钱了,投资人才会有稳定收益和回报,他们才会追随开发商卖铺。

    由此看来,商业专家们应该先走下神坛,学学心理学,在规划、定位、指导之前先做做心里辅导工作。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