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人的“公积金贷款”之旅


    孩子大了,才8岁的小人,整天吵吵要自己的空间,经常“欺负”跟他一屋的70多岁的爷爷,没办法,狠狠心,咬咬牙,决定换个大房子。可是买大房说着容易,动辄百万以上的价格对于我这样只能混口饭的工薪阶层简直就是“会当楼市地,一览众房高”。

    说起来也是二次购房了,做了这么多年的房地产,也看过无数个楼盘项目,且不说什么高档社区、优雅别墅、富人区、市中心公寓等等,但凡位置好一些,离天安门近一点的房子那单价都会吓死人,腰里没钱,说啥全是扯蛋,最终还是决定在自己住了近十年的天通苑里买一套大一点的房子。

    东拼西凑把家中每个旮旯的钢蹦全凑齐了,终于才凑齐了首付款,没办法,只能指望银行贷款了。可一说到贷款,在开发商售楼处专门代办贷款的公司一个个比开发商还牛,脸上吊的比黄世仁还黄世仁,一听说我要办公积金,更是不屑一顾,妈妈的,就像我跟他要钱似的。一句话没把我给呛死,“按你的标准,别指望了,最多能带出个20万……”,还像模像样的拿出个计算器来回鼓捣,显得很专业。最后一个劲的劝我们办商贷,还说这样省钱。简直在侮辱我的智商,说什么商贷比公积金还划算,这不是明摆着欺负咱老百姓没文化不会算账吗?

    我耐着性子跟他解释,说我是记者,采访过公积金管理中心的人,按照新规定可以按照夫妻双方的收入来定贷款总额……,可没等我说完,那丫头竟一副政府公务员的派头,说“我没接到通知,不清楚”,靠,她以为自己是谁,不就一个代办公司嘛,既然如此,爷不给他挣这个钱了。

    既然想自力更生,便没有退路了,跟他白扯半天最后再办商业贷款,咱不仅丢不起那人,也不能给咱地产记者脸上抹黑。以前是纸上谈兵,这次说不得也得实战一把。

    首先,按照做记者的习惯,先给公积金管理中心信贷处打个电话,问问自己的条件到底能贷多少钱,别真的跟那丫头说的一样,最后搞个灰头土脸,在自家媳妇面前也没有面子。管理中心的电话比较难打,很忙,需要一些耐心,不过打通后,对方的态度还不错,不仅告诉我办理程序,还帮我算了一下,按照我的公积金缴存情况和我媳妇收入情况,可以贷到80万,完全可以满足我的要求,不由底气大增。

    第二步,就是上公积金管理中心的网站巡视一番,京华是中央直属机关的单位,在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分中心里,下载所有的资料和表格,按照资料上的要求准备好必须的材料(因为资料上写的很清楚这儿就不唠叨了),然后带上这些资料去公积金管理中心去办理手续了。出乎意料的是,中直机关管理中心的两个女孩态度出奇的好,我和媳妇两人简直有点受宠若惊,不仅办事麻利,而且我们有的资料复印不全的,人家当场免费复印。对比人家正根公积金单位的态度,心中更是看不起代办公司的那个代办员,靠,还亏我当机立断自行了断,不然被她废了,还不知怎么上当的呢。

    一切都很顺利,才化了1千多块钱的手续费(开发商代办处那边出口就是6千),另外还有评估费什么的等下次再交,女孩让我们回去等消息。

    大约两个星期左右,便接到那边的电话,说贷款已经批下来了,可以去办手续了,没想到这么简单,一高兴竟然出了个岔子,本来人家在电话里嘱咐有两天他们要出去拓展,别过去办,其他时间都行。靠,我乐晕头了,听成是那两天办理,心中还纳闷,为何非得赶在那两天。唉,这完全没有一个老记者应该有的冷静了。等到日子那天,我们急急忙忙去办理手续,才知道听错了,不过,中直中心的其他工作人员很热心(在此再次向他们表示致敬),紧忙着给我们联系上次办理的小女孩,正好她已经在回程的路上了,等人家一赶回来,马上就给我们办完了手续,真让我感动,真像对所有惧怕公积金贷款程序复杂的兄弟姐妹说一声,你们错了,这里比一般服务机构的态度好百倍。

    最后一步,就是去建设银行了。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取回审核的资料和签一些字而已,想想80万人家都借你了,签几个字有什么的呀,所以来者不拒,一切OK。

    回头想想,整个公积金贷款办理过程中,我们去了两次公积金管理中心和一次建设银行,而且办理过程中无论是中心的还是银行,态度都极其的好,费用还很少才3000元左右,而开发商代办处那妞却开价小一万元,而且才能贷不到20万,这哪跟哪了。

    就这样我结束了贷款之旅,开始漫长的还贷生涯。

    哦,最后还有一点差点忘了,如果你想在买完房后取出自己公积金的话,别忘了第二次去公积金管理中心的时候让他们给你开具一个贷款证明,否则你办完贷款后,购房合同原件就被压在银行了,单位办理公积金取出时,必须要合同原件,如果没有合同原件贷款证明也可以,我为这个证明多跑了趟公积金管理中心,而且还是一个雷电交鸣,大雨磅礴的上午。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