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贷款风险控制“三品”:人品、产品、押品
今年1-5月,我先后协助建筑业、钢铁、纺织、化工、制造业、餐饮业融资及经营。建筑业、钢铁两家企业资产过亿,由于产业政策导向,两家企业不能融资,轧钢厂已停产5月。制造业由于市场资金回笼出现问题,不能按期归还银行贷款,正在办理贷款展期,流动资金贷款困难;一家纺织企业流动资金紧张,资产过亿,5个月未能办好贷款手续。一家化工企业去年销售额8000多万元,今年4月销售额400万元,5月份只有100多万。一家餐饮业4月份营业额40万元,5月份锐减10万元,我所接触的建筑业、钢铁、纺织、化工、制造业、餐饮业等虽然是个案,但它们有代表性,种种迹象显示:金融危机对重庆的深度影响开始显现!
重庆市统计局发布的1-4月重庆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是: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蔓延和加深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出台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保企业发展、振民众信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09年1-4月,重庆市规上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766.36亿元,同比增长7.4%。其中,4月当月实现工业总产值533.03亿元,同比增长13.3%,比上月高出6.6个百分点,但比2月低1.3个百分点。从去年9月份开始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以来的月度增速走势看,在剔除今年2月份增速因同期春节放假以及冰雪灾害影响不可比因素后,我市规上工业整体呈恢复性增长态势。轻工业发展好于重工业,重点行业拉动增长明显。但是,由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重庆市下阶段工业经济发展喜中有忧。
金融危机对重庆市工业的冲击不可低估。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随着一些外贸企业经营策略的转变(出口转内销),也将对重庆市工业企业的内销市场产生挤压,从而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价格持续回落,企业经营压力增加,受金融危机影响,市场需求不足和产品价值量缩水影响,金融危机从沿海向内陆纵深蔓延,重庆开始显现。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6月1日在河北曹妃甸考察时说:“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对实体经济的冲击还在加深,世界经济复苏可能是一个复杂和曲折的过程。我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已初见成效,但受外需急剧萎缩等影响,经济发展中还存在许多困难。要进一步落实应对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做好扩投资、促消费、稳出口等方面的工作。”李克强副总理对金融危机影响的判断值得社会各界思考与采取相应的对策。
2009年6月3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尚未见底,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较多,我国经济平稳回升的基础尚不稳固,这些问题与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结构性矛盾突出等交织在一起,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在经济结构调整中,鼓励和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第三产业,特别是民营经济的发展。全面落实减轻企业负担的政策措施,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挖掘更多就业潜力。会议强调“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对重庆非常有针对性。
实事求是讲,重庆市政府、金融机构2009年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作了艰苦的努力:2009年1-4月,重庆市金融机构为400多户中小工业企业新增流动资金贷款23亿元,其中167户企业是今年与银行建立信贷关系的企业。享受财政补助资金约1800万元。重庆市政府发布《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采取适应性政策措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渝府发〔2008〕132号), 重庆市经委会同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7000万元,用于金融机构增加流动资金贷款补助、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利息补贴和市园区工业信用担保公司保费补贴等。
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增加税收、扩大就业和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据渝中小企〔2009〕34号披露:2008年,重庆市非公经济、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分别实现增加值2904.77亿元,1899.6亿元和135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5%,20.2%,22.8%,占全市GDP比重分别达到57%、37.3%和26.5%。但融资难一直是制约重庆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重庆银监局的数据显示,2008年6月末,重庆市中小企业贷款余额290.5亿元,仅占贷款总余额的5%,比2007年末下降0.3个百分点,增速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比当地贷款增速低9.4个百分点。 中小企业和一些困难企业面临收贷和惜贷的双重压力,资金链随时面临断裂的危险。
重庆市工商联68000会员中,中小企业占到了95%以上,2009年1-4月仅仅为400多户中小工业企业新增流动资金贷款23亿元,这个数字太小!重庆市中小工业企业在全市工业所占比重近70%,就业人员占80%左右。由于缺乏抵押物、融资环节复杂等因素,这些企业中约有70%与银行无信贷关系。受制于资金限制,企业产能难以充分释放。重庆银行都在争夺优质客户,对中小企业融资“适度宽松、适度扩张、定量控制”,政府和银行建立机制分担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应作为考虑的一个方向。银行贷款风险控制关键是“三品”,即人品、产品、押品,政府、银行、社会、企业共同携手,“保增长、保就业”,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事。
蔡律 2009年6月3日
银行贷款风险控制“三品”:人品、产品、押品
评论
2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