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特约)“保卫高考”就是保卫公平



“保卫高考”就是保卫公平
盛大林


6月9日,李明全(化名)夫妇气冲冲地到吉林省松原市招生办为儿子讨说法。他们的儿子李爽(化名)在8日的高考中,考卷被后面一名考生抢走抄袭,以至于最后未能答完题,而且答题卡也被撕坏,这一科成绩受到严重影响。高考期间,记者在松原市扶余县看到,每场考试过后,都能听到有学生或喜悦或懊丧地谈论,刚才抄了多少或哪个没有抄上。在扶余县,考试作弊器材的经营已经成规模化、网络化、组织化。学校的老师甚至“像办辅导班一样”,组织销售作弊器材。要想在考场不被骚扰,平时成绩好的考生甚至要交“保护费”。发现作弊行为,监考老师也“不敢太深管”,因为他们害怕遭到报复。(据6月10日《中国青年报》)

高考的考场已经到了抢试卷都没有人管的地步?这真的让人难以置信!

因为此前曾有几家媒体披露了松原高考舞弊的情况,今年松原专门成立了教育、公安、电信等18个部门组成的高考委员会,主任的高管副市长。也就是说,松原今年的高考是在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各地媒体密切关注的情况下进行的。尽管如此,还是发生了大庭广众谈论作弊经过乃至“抢卷”事件。假如没有媒体的监督和政府的“严查”,会乱成什么样子?简直让人不敢想像。

今年的高考及媒体的报道又让人们见识了“高科技”的作弊仪器,比如有一种微型口腔骨传导耳机,不用耳朵,直接放入口腔即可感知声音。接收器收到对讲机或车载电台发射的无线电语音信号,骨传导耳机收到后,使用者通过口腔中骨骼感知声音,不会被人察觉。近年来,各地在预防作弊方面,也主要是从技术方面着手的。可是,松原的乱象已经完全超出了技术的层面。学校老师参与作弊、监考老师不敢深管、参加作弊的考生肆无忌惮、拒绝作弊的考生还要花钱买“保护”……高考现场简直就成了“黑社会”!

高考被称为“中国第一考”。由于它是应试教育的“祸首”,时而有人提出废除高考的建议。为了弥补高考的缺陷,部分高校的自主招生权不断扩大,教育部还准备将高考的“一考定终生”改造成“综合水平测试”,但这些建议或尝试都受到了大多数公众的质疑。人们之所以明知高考有很多弊端却还要维护它,主要就是因为它被认为是最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同样的试卷、同样的规则,不分贫与贱、排斥权与钱……在腐败日益猖獗的情况下,高考被视为公平公正最后的堡垒。然而,这一堡垒正在遭受越来越严重的侵蚀。

公然兜售作弊设备、公开谈论作弊经过,功课的比拼变成了金钱和关系的较量,而且考生和家长也都对此习以为常……在松原,高考基本的公平以及基本的秩序已经失去;换句话说,高考的生态已经被破坏。而这种状况并非松原所独有,从以前发生的多起高考舞弊事件看,其他地方的高考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那么,高考的生态怎么会被破坏到这种程度?“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松原今日之乱象肯定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中国青年报的记者刚一举报,参与作弊的人就知道了记者的单位和姓名,足以证明松原市高考舞弊的“保护伞”已经渗透到了主管的部门。

“保卫高考”就是“保卫公平”。在公平稀缺、正义难彰的今天,我们绝不能再失去这“最后的堡垒”。怎么“保卫”呢?只有高扬正气,才能压住邪气。这一方面要从技术和制度上入手,另一方面则要狠抓典型、杀鸡儆猴,真正做到严查彻处、绝不手软!当然,生态的恢复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就像它的破坏也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