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五趣事之一


读书五趣事之一 

趣一:上大学 

    我是属于“文革”中被耽误的一代,生下来就挨饿,上学不上课。19626岁入五年制小学,1966年“文革”开始上小学四年级,由于“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原本九年学制的中小学,因为学年的概念从夏季改革为冬季,所以小学与中学衔接时在校要延长半年,1972年底不到十年就结束了我的学生时代。

    上大学的梦始终在我的心底里呼唤,在小营子当老师那年,一个风风光光的平泉师范女生,季栅子大队的孙瑞琴路过我们学校,别人一介绍,好羡慕啊,平泉师范是我二姐的母校,要是我也能去过把瘾该多好!可是推荐工农兵上大学,我们家没任何背景,只好看着别人念书眼馋。1977年恢复高考,环顾左右我感觉良好,觉得凭我一个全县最年轻的中学校长,肯定没问题能考上。兴冲冲的与同校的代课老师徐瑞云(长我一岁,已成为家乡的县教育局长)一起报了名,不分白天黑夜的复习,我俩相互鼓励。几场考下来,才知道自己是个几两半斤,至今记得语文卷子中填空题注解“风、雅、颂”,我真的发懵!但要强的心理促使我报志愿时,还是选择了河北师范大学,明知道没戏但总还天天做白日梦,直到别人得到了通知书时,这个梦才彻底的碎了。

    此后几年大学念头心灰意冷,1978年我从县教育局调到地区教育局,开始在办公室打杂,后来办公室主任王德山到司法局当人事科长,走前想带我一起去,这个事情使赵国玉局长注意了我,调到教育科搞小学行政和教研。从1979年开始,对“文革”中的高中毕业生还要重新考试认定,迫不得已找来了初高中各科课本,每天下班回家后,趴在桌子上复习,全部通过又获得了一张高中的毕业证。

    19835月,办公室主任张文汉(我在丰宁工作时的老领导)告诉我,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在全国招一个班,给承德地区两个参加考试的名额,这一下冰冷的心再度激活……谁知赵局长一口拒绝,到他家里苦苦哀求,他爱人李老师也帮忙,他才答应来年允许,我诧异来年还有没有名额啊,老局长很自信如果没有名额他负责。转年4月的一天,张主任神秘地告诉我,河北师大教育系在全省招一个班,给承德地区12个名额,九县一市各分一个,还剩两个。我马上找到赵局长,谁知老局长还是摇头,我问“你的承诺算不算数?”他说“让你当副科长,就别读书了!”我说“给个专员我也不干!”其实那时自己的心理很自卑,一个勉强的高中毕业生上辈子积德混个科员也就不错了,还当副科长不造孽呀!亏得我的科长于树茂,推开赵局长的门义正词严,“给秉忠一个考试的机会有什么不好?”“让他考就很可能考上,工作谁干?”“让他去,工作我干!”赵局长和我约法三章:第一从县里选俩个人来顶我的工作;第二不能耽误工作复习;第三考上读完书必须回承德工作。

    为了保险起见,我主动要求带着12个人名单去石家庄报名,到了河北师大教育系的办公室,审名单的正好是系主任著名的心理学者陈泽川老师,一下子挑出来好几个,我急了“为什么?”他回答得斩钉截铁“条件写得清清楚楚,教龄五年,中师毕业,一般未婚!”我当即和他吵了起来,“高中相当于中师学历,这也是有文件规定的,你能否认吗?”“那也不能已婚呀?”“一个中师毕业教了五年的老师,如果连个对象都搞不上,那他肯定是个困难户,你们愿意要这样的人啊?再说了,你们规定的是一般未婚啊?”“一般未婚怎么了?”我说:“要不你们就说清未婚,我们的理解是既然一般未婚就允许二般已婚!”旁边的系总支书记刘再山老师端详我,接过了话茬,“这个李秉忠是不是就是你呀?”“没错,是我!”他俩会心的一笑,通过了,这个口子一开不得了,后来入学才知道,全班45个同学多数都结婚了。我们这个班是从全省几乎每个县各推荐一个五年以上教龄的老师,经过考试取前40名,再加上华北油田录取的5名,总支书记刘再山老师兼任辅导员,让我当了系学生党支部书记。两年期间,校团委书记计卫舸(现河北科技大书记)较看重我,安排我经常到各大学和厂矿,给团委办的青年干部学习班讲青年心理学。

    19866月,就要毕业了,计卫舸老师和校学生处长张玉忠(后来的河北师大校长)商量,想把我留校,这时我的科长于树茂已当了教委主任,到省里开会时这两位领导找到他要我,被他回绝了。老科长的一句话就提醒了我:“跟我回承德没错,你一个专科生,留在老师跟前就是天大的本事,你敢伸腰呀?”

    就这样回了承德地区教委,没多少日子于主任就让我组建职业教育科,担任副科长,一年零四个月后,当了秘书科科长。这时我的贼心还不死,还想读本科,报名参加了1989年暑期的成人高考,谁知这次没认真复习,名落孙山,分查下来差6.3分。原以为只好再努力一年了,谁知这时省教育厅成人教育处长来承德视察工作,我当办公室主任天经地义的负责接待,心想“这个后门是走定了!”张文汉主任这时已经从市委党校调回我们教委任副主任了,负责成人教育。我们里应外合,说通了处长,恰好省教委分管主任陈荻先又是我主持职教科工作时的老处长,批准同意,待我拿到录取通知书时,河北大学教育系的暑期面授已经开学三天了,匆匆赶去时别的同学对《教育统计与测量》已学得有点眉目了,我只好听后边的补前边的。19922月,随着我结束兴隆县的挂职锻炼,教育管理专业的三年函授也接近尾声,张文汉主任提前退下来给我腾出个位子,我当了承德地区教委副主任。

    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贵人,我之所以能完成大学读书的梦,贵人有三个:赵国玉、于树茂、张文汉,至今不忘!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