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怎么推动环保


奥巴马以“变革”为号召当选总统,并发誓让美国在环保上扮演领导性角色。但是,万事总是说说容易作起来难。到了动真格儿的时候,总统也得妥协。

 

《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即将出笼。这是奥巴马的能源与环境法案,使美国在地球温室效应的问题上与布什政府有着截然不同的立场,目标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排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加排放税。一旦排放要花钱,而且是不少钱,排放的人就会自觉地减排。这是以市场机制达到公共政策的目标的最好手段。不过,“税”字在美国政治中不是个好词汇。奥巴马要减排只能绕开这个词。他用的是“许可”:所有需要排放的企业,都必须购买“许可”。这个“许可”,每年在市场上拍卖。同时也可以倒卖。比如,一个发电厂作为排放大户买了许多“许可”,但技术改进后排放大减,用不了那么多“许可”,就马上可以买掉,赚一笔钱。这一系统,不仅使所有人都有减排的积极性,而且会给美国政府带来几千亿美元的收入。

 

但是,民主党一方负责起草议案的人提出,在开始阶段将把85%的“许可”白送出去,仅有15%被拍卖。送的对象,还是发电厂、工厂等传统的污染大户。白送的目的,就换取他们以及他们所在的州对这一法案的支持,以确保法案的通过。不过,这样一来就产生了许多问题。第一,85%白送,就不可能增加多少政府的税收。财政赤字问题还是难以解决。第二,白送的“许可”拿到后,传统的污染大户就丧失了减排的紧迫感,这个法案的最初目的就丧失了。

 

也正是如此,左翼阵营内怨声载道。绿色和平组织的美国分部已经宣布不支持这一法案。但是,有些环保力量则更加实际。他们认为,如果只有这样妥协才能让法案通过的话,那总比什么也没有好。毕竟,这个法案的目标是到2020年比2005年减排17%。虽然不是原来的20%,难道17%不是个进步吗?更何况,法案是有年限的。到2030年,所有“许可”都要取消。在此之前,“许可”额逐年减少,慢慢“断奶”。从工业界的角度看,这也是明智的。毕竟有关技术不是一夜之间发明的,你不能要求大家一夜之间减排。有个时间表,大家会逐步发展相关技术,减少震痛。

 

不管怎么说,奥巴马在环境问题上毕竟有些动作。但是,这种动作无异于公开的、合法的政治行贿。他要给那些大电力公司和公司所在的州足够的好处,凑够票数。所以,奉送的“许可”也不会公平。不需要行贿的人就不送。据说这次石油公司得到了区区2%的许可,大概是因为这些公司在这个法案上发挥不了太大的政治作用。这也怪不得,奥巴马自己都不愿意碰这个议案,而要交给国会的民主党人起草,让他们算计谁该送谁不该送。即使如此,到时候是否能通过还没有谱儿。在美国,办点事情就是这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