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苏格拉底:“你是天底下最有学问的人,那么你说天地之间的高度是多少?”苏格拉底毫不犹豫地回答:“三尺!”那人很惊讶:“我们每个人都有五尺高,天与地之间只有三尺,那人如何立于天地之间?”苏格拉底笑而言曰:“所以,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要长立于天地之间,就要学会低头呀。”无独有偶,被称作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前辈。年轻气盛的他,挺胸昂首迈着大步,进门撞在门框上,迎接他的前辈见此情景,笑笑说:“很疼吧?可这将是 你今天来访的最大收获。一个人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
哲学大师苏格拉底说的“懂得低头”和富兰克林前辈说的“记住低头”寓意深远,发人深省。“懂得低头”也好,“记住低头”也罢,实质都是告诫世人:“不论你的资力多深,能力多大,名望多高,在浩瀚的社会海洋中,你只是微不足道的一滴而已,无疑是非常非常渺小的,所以,你就应该在人生的舞台上唱低调,在生活中时刻保持低姿态,把自己看轻些,把别人看重些,把奋斗的目标看高些。苏格拉底所以成为“天底下最有学问的人”,就是因为他不但“懂得低头”,而且能“记住低头”的结果;富兰克林就是从昂首撞在门框上“懂得低头”,而且在前辈的启发下“记住低头”,并把它列入一生的准则之中,促使他后来大有作为。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有的人心高气傲,目空一切,习惯于装腔作势,横冲直撞,其结果,往往是到处碰壁,一事无成;而有的人就“懂的低头”的道理,领悟“记住低头”的真谛,所以,他就能事业有成,一帆风顺。而今最能说明问题的,则是关于待业人员求职谋生之事。特别是过去在国有企业当过干部的一些人,在今天下岗失业后总放不下“架子”,总不甘心做“劳力者”,结果是高不成,低不就,眼看快喝“西北风”了,“架子”还是放不下来。也有一些人本来文化不高,技术也不强,却把求职目标定得很高,工作要清闲,工资要高档,“人在屋檐下”就是“不低头”,连饭都要吃不上了,还在挑肥拣瘦。有些大学毕业生择业时想一步到位,可是在人才济济的今天,哪有这么容易的事啊?相反,有些人就很现实,虽然本身各方面条件都不错,但一开始却把目标定得较低,工作能适合自己就干,工资差不多就行。这就是“懂得低头”、“记住低头”的智者。
“是金子总会闪光”,只要你能,只要你行,即使你总是“低着头”,你的上司,你的老板也会迟早发现你,重用你。如果我们把人生比做爬山,有的人在山脚刚刚起步,有的人正向山腰跋涉,有的人已信步顶峰,但此时,不管你处在什么位置,请你千万记住:都要把自己放在山的最低处,时时警醒自己,时时记住低头,因为,在你所经历的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总难免有碰头的时候。
“懂得低头”,不难;但能“记住低头”就不太容易了。有的人“懂得低头”的道理,但就是一到需要“低头”的时候就忘了。所以,我们要想在社会上生存,要想在事业上发展,就要学会“低头”,“记住低头”,且身体力行,坚持始终。
学会“低头”
评论
3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