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 互联网企的痛苦和希望


文/张书乐

  创业板要来了,该来的总会要来,而互联网厂商可能是创业板上最大的既得利益者,也可能是最大的一块心病。

  长久以来,互联网厂商似乎都将登陆纳斯达克作为自己企业大跃进战略的关键性一步,登陆纳斯达克则身价百倍,不上纳斯达克,则继续做土鳖。可纳斯达克的门岂是那么好进的!绝大多数国内互联网企业只能将纳斯达克当作是一个梦想而继续做梦

  而创业板来了,则毫无疑问会成为互联网厂商退而求其次的一步。在金融风暴席卷之下,风投已经不再象过去那么对互联网企业青睐有加。有了有新鲜血液的输送,一些互联网企业在表面风光的背后,却是深切的资金链断裂隐忧。而创业板的出现,似乎将是雪中送炭。

  关键是这久旱逢甘霖的结果是什么?可以是大喜,也可以是大悲。互联网企业很看重创业板,因为他们是其中最有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一支,势必受到股民的青睐。

  但这久违的甘霖也可以是大悲,即只有一滴,不但不能解燃眉之急,甚至可能让互联网企业大失所望之余,还因为这微不足道的一滴,而元气大伤。毕竟主板的怪圈依旧可能萦绕在创业板上,中国的股市就是那么怪,很多时候不看重企业的盈利能力,无所谓企业财报的好坏,也不在乎企业的未来前景,股票的价格和企业实际情况的好坏在很多时候都是脱钩的。这依旧可能延续到创业板上,因此很多互联网企业也存在困惑.

 

    几个相熟的互联网企业高管就和笔者交流过,都认为创业板是他们公司的一片希望的田野,但他们也不将所有希望寄托在其上,毕竟我们的股市还太不成熟,还有太多不规范的地方,真正上了创业板,也未必有好果子吃。他们都做了两手准备,即既积极筹备登陆创业板,同时又对内传递不要过度相信创业板的神话。成功还好说,万一效果不尽如人意,那可能会伤害企业内部的生机和活力,反而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绊脚石。

 

  创业板就是把双刃剑,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