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进程,杭州楼市从“春秋”到“战国”之一
这些天,周边很多朋友都在问一个问题:难道金融海啸所带来的全球经济危机表现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大地上,就这样了吗?股市看起来不错,楼市看起来也火热,经济指标也都转身向上……早上看新闻,著名经济学家樊刚在上上周六举行的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论坛指出:“危机差不多就这样了,政策差不多也就这样了……”显然,我们的很多努力到今天获得了一定的成果,市场是连续的曲线,目前处在比较平缓的节点上。
但是,历史必然是前行的,就如古希腊哲人所说“人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牛年春节以来的楼市回暖,虽然与07年同期的几个月是惊人相似,但是历史绝不会简单重复。个人以为杭州楼市的基本面已经发生了悄然的变化,有些变化将关联到未来2、3年的趋势,有必要探讨一下。
杭州楼市的变化让我想起“春秋”与“战国”,那是对中国其后的发展至关重要的二段历史时期,很难说这二个历史时期有着改朝换代般特别明显的分界线,而是一段循序渐进的历史,但渐进的积累却让两个时代有着巨大的差异。或许,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可类比的线索,来趣谈一下杭州楼市的前景。
自夸的来说,我们这些业内人士,不也是杭州地产历史的创造者嘛,犹如上古时代的形色人物。
从春秋到战国,礼坏乐崩
从春秋到战国,最突出的意识形态转变莫过于“礼坏乐崩”。春秋时候,诸侯称霸,挟天子而令诸侯,孔子在《论语》中称之为“礼坏乐崩”。周礼,可以说是直至今日仍然是中国人道德及行为规范的基础,而从春秋开始,周礼受到了挑战,到了战国更是到了礼坏乐崩的地步。
礼坏乐崩可以说是有两个方面的表现,其一是周室日衰,各家诸侯都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了,都要称霸;其二是各诸侯间从以礼相待逐渐转变到兵戎相见,春秋时期的打仗,还先下个战书,发个通知,战争的持续时间一般也不过一天;战国时期就没有下战书这回事了,战争的规模和时间也都堪比现代战争。
如果我们做一些有趣的类比,在杭州地产行业内似乎也是日渐“礼坏而乐崩”。
记得在08年底,参加某个网络媒体的年会。席间,杭州房地产的大佬级人物S先生毫不留情的批判了VK在08年9月的不顾礼乐之道的一些行为。
又闻一朋友口述(未经证实),说是VK在08年全国降价后,中央二套有个专访,当时W先生在国外,是电话连线,主持人问VK降价之后的各方反应,W先生在电话那头讲,VK的降价行为在某些地方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矛头暗指某些地方政府。
而牛年春节过后的“价格换销量”的促销中,杭州的开发商间似乎失去了早先的心电感应,全然不顾礼仪,同区域同板块间以价格短兵相接又何其之多。
从不言说的默契,到独自夺路而跑,从围绕地方政府的左右,到对其颇有微词……说杭州楼市的“礼坏乐崩”还真有几分神似。诚然“礼坏乐崩”只是一句娱乐化的调侃,关键是这个行业的参与者(特别是开发商一方)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原始的市场秩序在发生转变,是一时的偶然,还是长期的趋势,想必每个人自有评说。
从春秋到战国,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一方面是社会思想的跃进,另一方面说明了社会的包容性,孔子虽然在当时可能也是社会知名人士,但是你说能和诸侯国的国君当面沟通,然后这些话还能被纪录下来,这在今天也是不容易的。
记得我刚加入房地产行业那会,房产专题报道几乎是《杭州日报》一报独秀,而今打开这个城市的大小报纸,每份报纸上地产版都是绝对重量级的。而和地产挂上钩的大小媒体,一夜间又派生多少?原先报纸是主流,如今网络唱大戏,原本只有1至2家网络媒体,如今全国知名的门户网站都有两家进入杭州,另有数家全国性的专业房产网站,更有本土网站的房产频道,连娱乐型论坛19楼也快杀将进来,更不要说各类杂志、数据库、mail媒体……想到想不到的媒体、渠道都跃跃欲试。就连我等这些地产博客,一夜之间也如露珠般涌现……
另一方面,和地产挂上钩的大小策划代理机构,策划人们。这些真可以说是地产界的诸子百家。原先出名的几家本土广告策划公司,如今在市场上很难见到踪影,新生代接连而出,数量急剧增加,后浪很快把前浪拍倒沙滩上。
诸子百家的局面,奠定了中国二千多年发展的基础,但是,很多诸子的思想并没有被采纳,有一点很关键,思想不能是空想,思想要有实际的用处,而诸子也必须明白统治阶层需要什么。如今,房产广告媒体百花齐放,但是竞争无疑是相当激烈的,究竟什么是市场需要的,什么是开发商迫切的,这是诸子们面对的课题。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