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G3上网本初体验


今年5月是中国3G开幕大战,移动的TD,联通的WCDMA,电信的EVDO,都会在5.17前后陆续投入商用。技术已经讲得太多了,其实老百姓不太关心这个,都是3G,比拼的是网络质量和终端的质量,以及资费和服务。尤其是初次购买,广告吸引力和资费、价格应该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了。

就在大家把聚焦点还是放在手机终端上的时候,中国移动突然和17家之多的厂商联合发布了内置TD上网模块的29款G3上网本,而且迅速在终端铺货,目前广州的苏宁和国美已经上货,据说过几天广州移动营业厅也将开始销售。上网本本来就是目前IT消费的热门领域,移动为了推动TD网络数据业务的使用,这次依然祭出高额补贴的利器,估计会形成上网本销售的一股高潮。这几天多次和人聊到这个G3上网本,年轻的白领,尤其是商务出差人士都非常有兴趣。消费者是很理性的,想想,价值两三千的上网本,移动补贴最高达到2100的上网费用和手机通话费用,实际上网本本身费用也就一千多,如此利诱,焉能不心动?

换一种说法,两三千的价格,比大部分高端手机都要便宜很多,可以得到一部无论局域网还是广域网都可以上网,而且预存了几乎一年上网费用的时尚小笔记本,财大气粗的移动如此一来,简直可以改写整个中国小本市场的商业规则了。

移动此前的手机集采改写了大品牌手机中低端产品的市场规则,1元购机也改写了高端手机的市场规则,G3上网本改写小本市场规则,应该是可以看得见的。

几天前拿到了一部这样的G3小本,是DELL的mini 10,号称是目前G3小本里的精品。这几天抽空各处体验了一下,向大伙汇报一下心得。

关于小本的各种感受,估计早就被写滥了。G3小本有小本的一切优点和缺点吧,轻巧便携、时尚可爱,屏幕分辨率偏低(看大片勉强,游戏就算了),键盘和触摸板用起来没有大笔记本爽(这个DELL的还是小本里键盘最舒服的)。

小东西是预装了XP SP3版本,启动不是很快,一看启动项目,太多了,什么DELL的安全中心、备份工具一大堆,难受,都是用处不大的东东。小本潮流出来,我看操作系统包括常用软件的设计思路都应该变化了,要做减法,做适合小本的轻巧不累赘的软件。

桌面是移动的主题,一看桌面图标,已经安装好了诸多移动的软件,包括拨号程序、无线音乐俱乐部、号码备份程序等等。作为移动的工作,这样的内置是googd job,不过既然是用来连接和使用互联网的小本,这些基于手机开发的各种增值应用其实用处不大,G3小本也是移动试水的新东西,配套的应用自然没有开发出来,也只能用这些来凑数了,聊胜于无。

立即展开拨号程序,连接TD网络,内置的模块就是快啊,一两秒钟已经完全在线了,面板报出的连接速率是2M,呵呵,跟一般的ADSL也差不多啊。拨号程序有个流量监控图,可以看到连接互联网各种应用的速率情况。我打开了一些门户网站,速度蛮快,下载一些软件,速度大致在几十K左右,可以接受了,基本和大部分的ADSL差不多。

右下角的网络连接图标有两个是打着叉的,分别是有线网络和无线局域网。有线网络咱就不试了,试试WLAN吧。家里有无线环境,到家之前,在小区里拨上了TD网,边走边和家里人用SKYPE通话,效果很不错呢。一进入我家的无线网范围,发现这个小本立即自动切换去连接无线局域网,同时退出了TD的链接,整个切换自然流畅,感觉非常不错啊。为用户着想,节省费用。但是反过来,走出WLAN环境,TD拨号程序倒是没有自动拨号链接,这倒是一个小BUG。不过从消费心理分析,这个设计也正常,一般人对帮你节省费用的设计的赞赏的,但是对于不经允许增加费用的设计是会批评的,什么强制订制啊,黑暗拨号啊,所以,还是让用户自己去拨要按流量收费的号吧。

第二天开车的时候也试着用此小本链接TD网络,漫游和速率都令人满意。一来城市里上下班车开不快,二来主要交通要道的TD信号应该都不差。周末有空要去高速公路上试试,看看G3小本的极限链接开车速度在哪里.

用了几天,已经爱不释手了,下次出差,肯定只带它了,在大中城市,宾馆有没有宽带网都不是大问题了。

和移动的某领导聊了聊,得知中国移动很早就在布局这个上网本,给合作的这17家厂商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费用,因此能够在这个3G大战中拿出了这个看家的利器。这种深度研发合作,基本上领先其它竞争对手大半年的时间吧,其它两家要想跟,估计也要到年底了。

TD对于移动来讲,是必须做的政治任务,但是又要把它的商业模式做好,我看上网本这个导向作用非常明显,把对TD的应用导向了大部分是纯数据应用,避免了TD语音服务因为处于网络幼稚期导致不好的客户体验。另外补贴G3小本的商业模式也很好,最高2100的补贴中,有600是可以抵扣用户现有的2G移动号码的话费的,这个自然会对用户产生强的吸引力,而预存赠送基本上是包年的小本上网费用,也是移动驾轻就熟的商业模式了,保证了TD放号比较稳定的ARPU值收入。

不过整体算来,移动对于这批G3上网本的补贴还是非常高的,以后能否继续,还能难说,取决于竞争对手有无类似产品推出的价格战程度,也取决于电脑厂商的态度,以及销售渠道的利益。上网本的推出,基本上敲响了传统笔记本的丧钟,对上到芯片下到整机整个产业链都有潜在的杀伤力,较低的销售价格意味着上网本在销售渠道的利益驱动不足。因此,移动的补贴很大,产品也很好,消费者也会很满意,渠道估计也有动力,但是能够持续运作下去,还要过一段看看产业链的反应。

我的预判是,如果产业链配合,以后上网本的销售核心,就是移动运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