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的手机iPhone上市已经接近一年,依然独步天下,无机可以匹敌。这是苹果坚持技术创新的胜利,也是传统手机业界的极大悲哀。诺基亚在这一年内达到了全球40%手机市场份额的公司目标,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商业成功,但是在尖端技术的竞技场上,诺基亚远远不是苹果的对手,而其它几大手机巨头,摩托罗拉、索爱立信、三星、LG,尽管有各自的技术特点,但是更加难以跟苹果同台竞技。而正是自恃绝对领先的技术优势,苹果能够独创出一种和运营商在用户收入上分成的霸道商业模式(iPhone至今难以进入中国市场,正是因为同样霸道的中国移动拒绝如此蛮横的分成模式),尽管如此苛刻的合作条件,一款iPhone依然取得了半年多400万部的惊人销量数字。无论在技术领先度还是销量上,业界谁来挑战iPhone,必然是最具勇气和挑战性的课题。
北京有位同行写过一篇博文,总结了iPhone领先的优势技术,主要包括一体化的外观设计,热敏感多点触摸屏幕,动态平衡技术,强大的处理器芯片等,而实用经验也总结到,iPhone的通话和短信功能确实简陋,但是互联网能力惊人。因此,iPhone的吸引力在于完美的外观设计、多媒体的表现能力以及与互联网的整合。而华尔街日报有篇文章揭示了iPhone和iPod背后的iTune软件搭建的雄心勃勃的互联网门户平台。因此,抛去互联网整合雄心因素,就是手机本身而言,挑战iPhone必须至少在硬件技术以及设计方面向苹果靠拢。去年多普达发布了S1,展现出在外观设计方面业界追赶苹果的能力,但是尽管S1通过逼近苹果iPhone的宣传策略,取得了大陆市场销售18万台的不错战绩,但是从手机本身方面,依然难以无法和iPhone同台竞技。iPhone,依然是手机业界的歌德巴赫猜想,谁来挑战,都是悬疑。
近期多普达发布了S600,作为S1的升级产品,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可以叫板iPhone的技术得以出现,比如touchflo2.0技术,更好的多点触摸技术、动态平衡传感器等,但是笔者依然认为这已经很接近iPhone,但是整体上要挑战iPhone,还是有点力不从心。之前曾经和手机设计界的朋友交流过,为什么iPhone能够领先如此之久?回答比较令人吃惊,说iPhone采用的高热敏传感屏幕是尖端技术,全球所有产能已经被苹果垄断,因此其它厂商无法得到充足的屏幕供应,难以跨过这道独木桥,最近有台湾企业尝试此种屏幕的替代产品,但是还很难达到同样的技术水准云云,这个解释的结论就是,苹果前瞻性的设计导致它买断了关键元器件的供应,为业界设置了巨大的赶超障碍。
多普达的高层不这么认为,他们表示屏幕不是问题,iPhone的奥妙在于一个DSP其它企业还暂时难以做到,其它高端智能手机的数字信号处理能力与iPhone有较大差距。多普达透露,目前他们已经有可以挑战iPhone的实验室产品正在进行最后测试,内部代号“钻石”(diamond),号称六月份能够面世,届时刚好是iPhone上市一周年左右。
无独有偶,网上曝光的诺基亚一款叫做tube的大屏幕触摸技术手机,好事者比之以iPhone,目前网上已经出现了不少谍照,诺基亚终于出现了全触摸屏幕的手机,并且配备了高质量照相镜头以及好用的S60的平台,有望参与业界最强悍手机的竞争。
今天引出这个话题,供业内同仁探讨。只是不知道到了iPhone一周年之际,苹果又会拿出什么新东西,一际绝尘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