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基布兹公社


     未婚者都有单间住所,已成家者大多是花园式二层小楼别墅,按照资历和人口多少分配。有的2户或4户合住一楼,每户仍至90多平方米不等。小楼周围种满树木和花草,环境优美宜人。附近还有游泳池、网球场、俱乐部、文化空、洗衣房、育婴室、托儿所、幼儿园、少年之家、老年之家、残疾人之家等设施。公共大食堂还成为基布兹的活动中心。除用餐外,周末集会、文化活动,选举、婚礼等都在这里举行。生活消费品由公家统一采购,定期登记领取。社员要外出探亲访友或旅游观光,要用什么车(摩托车、小轿车、面包车),用多长时间,须头一天登记,由管委会统一安排;但是要自己驾·驶,新一代基布兹人都自己会开车。总的看来,基布兹人的生活水平在以色列国内属于中等偏上水平。    ’
     基布兹由于实行全面的、不分等级的供给制,。本来是不给社员发钱币的。但是,多年来由于人们的需要不尽相同以及经济的逐步发展,许多基布兹已取消了一部分供给制,给社员发放不等的货币作为生活津贴;或者用记帐方式领取生活必需品(包括高档商品相进口货)和零花钱。收入高的基布兹,每人每月可领相当于枷美元朗谢克尔(以色列货币),收入低的可领相当于100美元的谢克尔。同一个基布兹内的社员,每人所得大那是一样的,差距不超过10%。自愿退出基布兹者,以往也不结任何报酬,现在可根据在基布兹劳动的年限领取补偿。一年可得多少,依各个基布兹的收入而定。以位于北部、建于1915年的启明星公社为例,有成员1000多人,农工业经营都较好,退社者每年工龄可领1500镁元。如在此干过20年,可领3万美元退社金。现在这个公社每年约有30人退出。但是,又有西方新迂回的犹太移民申请加入。“共产公有”、“全面供绘制”对于他们孟疑极具吸引力。
     基布兹的婚姻、家庭以及对子女的教养是很有特色的。中、(P526)小学生严禁接触各种色情书刊和影视,也不许用香水、化妆品等会刺激情欲的物品。男女学生都集体活动,不许单独约会。社员间男女平等,自由恋爱,婚姻自主。为了更新观念,他们不用‘结婚”、“丈夫”、“妻子”等旧词,而代之以“成双”、“伴侣”这些新语。恋爱对象多是另一基布兹的社员。俩人情投意合、决定“成双”时可向管委会申请一所双人住房,得到住房后即可合法同居。大多是第一胎孩子要出世时,这对“伴侣”才依法举行“成双”典礼。这样做是为了保护孩子的合法权益。“成双”年龄多在21—25岁之间。早期的基布兹因处于艰苦草创阶段,为减轻负担,曾规定不许已成家、有子女者加入。后来允许生一胎,现在大多生两胎,少有更多孩子者。孕妇满6个月,可增加营养食品;满8个月,可缩短工时或改派较轻松工作。产妇住院约一周,出院一周后就把婴儿送育婴园,母亲定时去喂奶i一般是9个月完全断奶,然后母亲全面恢复正常工作。婴儿都交育婴因由哺育员关照,一周岁后转到托儿所由保育员看管。哺育员与保育员一律由女性担任,经过特殊培训。4。5岁的孩子再转到幼儿园,由老师开始进行启蒙教育。7岁上小学,12岁之前生活与学习都由老师严蛔管教。随后,逐步增强独立生活能力。年满13岁者一般都不再与父母同住,而迁到少年之家,两人合住一套房间。18岁中学毕业后还要服两年兵役,方可申请加入基布兹。基布兹的新一代j从不到满月的婴儿起,到中学毕业为止,从小长期过集体生活,受集体教育,集体学习,集体劳动,所以集体主义、平等观念、团结意识极强;血缘观念、家庭观念、等级观念较为淡漠。由于家务劳动大都已社会化,又没有多少教养子女、赡养父母的义务,更没有什么财产的纠纷,所以基布兹的家庭一般都很祥和、美满、幸福。离婚串只有0.3%,是世界各国最低的。 从以上简要榴述可以看出,基布兹完全是社会主义、共产主(P527)义性质的组织。当今,在前苏联的集体农庄和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都已解体,在我国的人民公社也已解散之后,唯有以色列的基布兹一枝独秀,独领风骚,成为沙漠中的一片绿洲和一束奇苑,这种奇迹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进而不能不促人深思:为什么在以色列这样资产阶级统治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竞能长期允许保存并发展这种共产主义公社?为什么基布兹80多年来一直具有如此旺盛强壮的生命力?如果我们还用老眼光看问题,还戴着墨色眼镜看资本主义世界,就会认为资本主义国家是纯粹的资本主义,毫无社会主义因素可言,基布兹不过是以色列工党搞的骗局,是假社会主义、假共产主义。这种看法显然不符合实际,不能使人信服。对基布兹这种新现象、新奇迹,必须采用新眼光,开拓新视野。世界上任何奇迹都有其不同于凡俗的奇持的原因。基布兹的奇因主要在于:第一,犹太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一致、勇于创新的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到了现代,由于犹太先进分子接受了犹太同胞卡尔·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而愈加发扬光大。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与犹太复国主义相结合才产生了基布兹。基布兹是现代犹太人的创造和骄傲。基布兹成为现代犹太人重建家园、开拓家园的民族国家理想和社会人文理想的基地和支柱,也成为现代犹太民族精神的象征和体现。只要这个民族存在,基布兹就是难以摧毁的。第二,基布兹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代代相传的无私无畏、服务大众、以身作则、坚持不懈的精神和风格。他们在极艰难的开创时期,以身作则、坚持不懈的精神和风格。他们在极艰难的开创时期,艰苦朴素,带头苦干,团结群众,善于谋划;到建国以后,尤其是经济发展起来之后,依然保持这种优良传统,不摘特权和特殊化,实行干部定期轮换,坚持民主选举、民主监督和民主制约。第三,基布兹人来自世界各国,其中不少是工人和贫苦人,吃苦耐劳,又有犹太人善于精打细算、巧于经营开拓的长处,少有农民小生产者狭隘、保守的习气。第四,基布兹紊有重视教育的忧(P528)良传统,基布兹人文化素质高,有世界眼光,能跟踪世界潮流,重视发展科技和经济,以科技促经济,形成教育、科技、经济一条线。在犯—仍年代逐步发展高效、优质、高产的农业之后,60年代适时开始了第一次产业革命,重点转向发展现代化工业。工农业的全面发展为基布兹开创了繁荣昌盛的新局面。第五,得到工党和统一工人党的大力支持。这两党不仅有很多成员来自基布兹,而且很多支部设在基布兹,很多选票与经费也来自基布兹。所以工党在长期执政中,在发展生产、开展经营、组织出口等方面给予基布兹以诸多帮助和方便。这两党和好多政党部资助过基布兹。工党虽然是信奉民主社会主义的改良主义政党,“但是并非铁板一块,其中左翼人士有不少是真诚追求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统一工人党还宣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所以只要这两党存在,基布兹是难以瓦解的。    ‘
       既然基布兹经久不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那么它是否能够一帆风顺地带领整个以色列奔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呢?这是难以做到的。对于基布兹的前景,现在众说纷坛。以色列有的政界人士和学者认为:基布兹不再代表一个先进的发展方向,已经走向衰落,行将灭亡。有一个基布兹的生物技术公司的经理石米柯先生曾对中国新闻代表团来访的代表说:“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和现代生活的挑战,如果你们过十年八年再来以色列,恐怕就见不到基布兹了。”①可见,·连基布兹的负责人都项感到基布兹已经不久于世了。:的确,基布兹当前面临深刻的危机和严重的跳战。’基布兹只有约占全国总人口的3%,犹如处于资本主义汉祥大海包围中的孤岛。在世界资本主义和国内资本主义商品市场经济大潮的猛烈冲击下,基布兹不要商品、市场、货币的供给制和平均主义的分配,实难为继。近十多年来,基布兹的难题愈来愈① 见1则年7月6日出C京日报)。(p529)多、愈来愈严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样化;也有偷懒者,甚至吸毒者。为了维持庞大的供给制,基布兹负债累累,债务已由前几年的40亿美元增至近年的50亿美元。同时人员外流,人口老化。80年代初期基布兹还逐年增加近2删lA,而近几年每年减少700。8凹人。有的基布兹青年因参军、上学和外出工作而离开者达50%。还有,基布兹在发展现代企业后出现高科技人员和专业管理人员集团,这些人专业性强,不能定期轮换,而且应该给予较高报酬才能激励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为加快发展已脱离基布兹独立,转而采取合资、股票、雇工、工资和奖金等竞争机制‘要解决这些难题,主要出路在于改革和发展高新科技,而这两者又是密切联系、息息相关的。基布兹应该改革体制,逐步缩小免费供给制,扩大收费供应。在当今阶段,要以按劳分配为主。按需分配在基布兹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但是当今为赶上时代步伐,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自觉改为按劳分配。这就是说要改变基布兹的某些基本原则以调动各方面人员的积极性,加速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基布兹正面临实现第二次产业革命的任务,即在继续发展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的同时,加速开发现代第三产业(服务性行业、旅游业)和第四产业(信息业)。果能朝此方向前进,基布兹必能转危为安,再现辉煌。    ·    :
      与基相兹相姻美,以色列入还创造了英沙夫(MtDhav)。这    与基相兹相姻美,以色列入还创造了英沙夫(MtDhav)。这在希伯莱思中意为定居点,实际上发展为农业生产合作社‘它起点稍晚于基布兹,‘从本世纪20年代韧起两者并肩发展,并驾齐驱;与基布兹不同之处在于,莫沙夫的部分生产资料和房屋答归农民自己所有,田间劳动所得主要部分归社所有,由集体增强、按劳分配,另在集体购销和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实行合作。这种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目前占农业人口的一半多,几乎与基布兹平分秋色,总数约为450个,以自然村为基础,每个(p530)莫沙夫平均印户,占全部耕地的1/3。与基布兹一起,产量合占农业总产量和食品加工业的印%,亦为以色列农业的一大支柱。各国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只能由各国人民自己选择。以色列的仁人志士既然在立国之前和建国之后就已经选择了基布兹作为自己立国和建国的基础,就已经选择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路,相信他们不会轻易改变初衷、改道转向。聪明的犹太人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创造自己的模式,逐步达到既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