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望作为哲学的重要源头


乐观主义哲学史家常将希腊哲学的起源归因于“好奇”(thaumazo),像亚里士多德就在《形而上学》第二章中云:“从早期哲学的历史可以看到,------哲学起源于惊异,-----其目的是为了摆脱自己的无知。人们总是在生活有了保障,有了闲暇之后才去研究这门学问,这也足以证明它不以实用为目的。”而这一被学界普遍接受的观念对于我们理解柏拉图对人类精神层面的深入研究并无实质帮助。因为就柏拉图而言,与其说是好奇,不如说是绝望——一场灵魂深处的地震摧毁早年的肤浅信念,从而引发了柏拉图向人类精神界面的无畏探索。这场地震就是人所共知的“所有人中间最好的,而且是最智慧,最正直的”(参见《斐多篇》)苏格拉底被雅典民主政体处以极刑。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公元前399年的春季。这一沉痛的事件对于柏拉图而言极为不幸,但是对于哲学本身而言,却是走出“洞穴”的第一道强烈的光芒。
  
因为当时的他不过20多岁,养尊处优,过着肥马轻裘的逍遥时光,而对于雅典的政治未来充满理想。在接受苏格拉底的教诲之前,他还受过赫拉克利特学派的克拉和巴门尼德学派的赫谟的哲学训练。而师尊之死令其早年的全部肤浅信念都受到了考验,作为一个有责任感和很高天禀的哲学传人,他必须得对这一历史事件提供哲学解答。而这一切都起源于一种深刻的情感体验:愤怒和绝望。所以,苏死后,他便开始了流亡和寻找寻找真理的种子。  
   
柏拉图对伦理学的建构不是出于对城邦正义的入世热诚,更是为了安顿自己那颗焦灼不安的灵魂。好奇,面对的是存在,而绝望面对的必须是伦理和神秘的维度,惊奇为人类揭开的是存在之秘,而绝望容易让人探询内在的灵魂谜底。善加上存在等于神秘。于是,有一个结论就可以得出来了,即——除非,这个善不是善的时候,才可能拥有神秘的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