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先生是国内互联网界的名人,旗下有一个互联网集团公司.在九十年代,经营IT硬件产品起家,做的相当的成功,后来转入互联网行业,几经沉浮,对互联网感触很深. 移民后,变成了典型的国际"空中飞人",事业的重点仍在中国,但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到各国走走,实地了解互联网的最新发展
A先生打牌是一把好手,从事商业,和打牌一样,所以IT业的老大之一郭台铭也喜欢用打牌比喻.A先生曾经拥有一个分支机构遍布全国的互联网公司,在公司运转良好的时候,他却感到了瓶颈的存在.好牌也会打输,是常有的事情.当时的状况是,公司基本是他个人所有, 而国内IT业普遍存在的现实是人人都有创业冲动,一两条枪,两三个人马,租个民房,新的队伍就组建起来了,多数情况新队伍都变成了原公司的竞争对手,以致于小老板都出现了XX系的称呼,比如搜狐系,就是说一溜的小老板们都是搜狐出来的,而且经营类似的业务.马云说,世界上的聪明人都跑到了互联网业,换言之,个个都非等闲之辈,因此互联网的竞争总是异常惨列,更何况是对你知根知底的聪明人与你竞争.在决定变更商业模式的时候,A先生一个人独自去了贵州,苦苦思考了三天,要把完全个人所有的私营公司变为全体员工所有,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巧合的是,当史玉柱经营发生困难的时候,也是去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思考了一段时间. 同样的一幅牌,不同的组合,结局差异会很大.在A先生想通之后,回到公司,他宣布了公司资本结构的重大变革,在册员工按资历分享股份,人人有份.数年之后,这个公司依然活的很好.有了思路,出牌要快,商场和牌局一样,机会稍纵即逝.一张牌没赶上,很多时候张张都赶不上
在变革商业模式之后,SNS来了,A又先生杀入了SNS,并为此组建了一个新的公司.但至少到目前为止,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SNS都仅仅是看上去挺美.翻看报纸杂志,大家都在讨论SNS,而且SNS的前景被描绘的没有限度.但SNS如何赢利,却一头雾水. 在投入巨资推广自己的SNS网站后,A先生拥有的SNS网站已经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SNS网站之一,可如何赢利成了大问题.他和携程系的人马很熟,携程系的人马从"鼠标"成功转向"水泥",起了很大的示范作用,他也开始转型,如今,该SNS网站的绝大部分收入来自线下. 期间, 他比携程的走的更远,还涉及过煤炭业务
与美国等相比,中国人的商业智慧在互联网业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中国互联网业的一些商业模式,不仅原创成分多,而且独此一家,比如QQ的成功.尽管互联网没有边界,但实际上互联网可能是地域性最强的行业之一.美国等国的互联网巨头凭借资本优势,都曾试水中国,但迄今为止,鲜有成功者,AOL失败了,eBay失败了,Yahoo!失败了,MySpace就没搞起来,Google半死不活.除了政策因素,不适合中国国情是最大原因.老外喜欢玩填字游戏,常常在地铁或者巴士上,都能看到成年人拿张纸片或报纸,在玩填字游戏,但这种游戏,对于中国成年人,恐怕就四个字"幼稚""无聊".同样,尽管互联网没边界,但中国网民的文化背景与美国差异就非常大.要说国内互联网与国外的差距,可以说几乎没有.差距在于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在美国,甚至落后的加拿大,访问土豆,速度很快,但看视频下面的留言和评论,最多的是国内网民留的"怎么这么卡".至于要建网站,租用空间的费用国内就高多了,考虑到美国的员工工资很高,ISP的运营成本高,那差距就很大了.A先生也算是老IT了,都很感叹国内的贵.如果不是担心把网站设在国外,国内很可能无法访问,他都想把自己的SNS网站搬到国外.车再好,路太烂,没用!
边打牌边聊互联网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