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富裕流感


告别富裕流感

浪费的习惯像是恐怖的传染病,全世界无法幸免,经济萧条是它的完美杰作;如今你有机会摆脱它。

读本文前,请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Q1:你如果不消费(商品、饮食、媒体)就会很无聊?

Q2:每周花在购物的时间比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多?

Q3:如果得到额外奖金或是加薪,你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要买点什么犒赏自己?

如果以上任何一个问题,你的答案是「Yes!」,那么,你可能染上源自于美国、本世纪最恐怖的传染病,而不自知。

它,是「富裕流感」(Affluenza)!翻开《牛津英文字典》,其字义是一种社会传染病,因为人们不断奢求拥有更多,导致出现负荷过多、负债累累、焦虑不安、虚耗浪费等病征。「这流行病无疑是人类史上,传染性与破坏性最强的疾病之一。」《世界又热又平又挤》作者汤马斯.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在其书中说。

富裕流感,从美国出发,迅速扩散到全世界,让人们过度消费,耗费了自己与地球的资源,并且养成贪婪的恶习。前年美国次级房贷风暴与去年九月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 Holdings)倒闭所引起的全球金融海啸,全是富裕流感导致的结果。

夸张!手机可以拜神明

一张脸保养品竟用到二十二种

在商人的精心设计下,你我,无疑的,都正处在富裕流感的感染圈里。

这个场景,你一定不陌生。去通讯行买新手机,手机功能的繁复让你眼花撩乱。一款诺基亚(Nokia)的N95手机,除通话外,尚有相机、游戏、MP3播放等多达十七种「基本」功能,此外,手机还能化身美容师做皮肤检测,甚至初一、十五,手机画面上会出现神明,只要轻按,就能「拜拜」,喇叭还会自动配音「阿弥陀佛」。

然而这些「超级手机」,你真的会用到的有多少?

回答之前,再看另一个例子:保养品。过去农业社会,保养品一罐就擦全身,现在呢?《商业周刊》综合坊间数本最畅销美容书籍与电视节目,整理出一位女性,从头发到脚趾,需要保养的部位多达十六个,一天可用到四十六种以上的保养品。

夸张吗?一点也不。单是一张脸,就可以使用到二十二种保养品;卸妆分成眼睛、嘴唇、脸三个部位,化妆水先收敛再美白;面膜有抗老、去角质、清洁等五、六种;精华液还分早上出门前使用的鞣花酸,与晚上必备的玻尿酸。

这只完成脸部,商人还会告诉你,你身体的每个部位都需要专属保养。有专为肩、颈、胸美白的膜;紧实腿部与腹部的纤体凝胶;让臀部看起来更翘的臀霜;去除各处角质与橘皮组织的乳液,就连指甲都要涂上专门的护甲霜。

不论手机、保养品或精品,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吗?

针对手机,总统马英九的答案直接了当:「只用简单的通话功能。」虽贵为总统,他用的却是传统阳春的公务手机。台湾市场研究顾问公司「东方在线」去年最新调查,有六○%的台湾人除了通话外,根本不使用手机其它功能。

保养品亦然。台大皮肤科主治医师邱品齐就提出「最没有必要性的化妆品」,这包含化妆水、隔离霜,具抗痘、美白保湿洗面奶,以及号称添加鱼子酱等高贵成分的保养品。一种保养品有二十种化学成分,一天五种保养品,对皮肤而言就太足够。

无奈!为了不断向上爬

买个名牌包就「瞬间」变有钱人

有趣的是,我们其实多少能意识到商人的陷阱,「厂商为了竞争,不断在功能上推陈出新,市场区隔越切越细。」政大企管系教授别莲蒂说。然而,我们又为什么甘心随波逐流?

答案在于我们想透过消费走「快捷方式」:从nobody变成somebody。

东吴大学心理系教授王丛桂解释,我们都有「社会比较理论」中的「向上比较」心理。(编按: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于一九五四年提出,每个人会跟他人做为比较,来进行自我评价。其中与比自己富有、位阶高的人比,便是向上比较。)尤其身处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向上比较」的心理更为普遍,「因为我们渴望自己变得比别人好,拥有更多。」王丛桂补充。

只是,要比别人好,为何是透过不断消费呢?

台大社会系助理教授李明璁指出,过去经济起飞之际,遍地是成功机会,透过努力工作与进修,出人头地不难,但逐渐富裕之后,社会贫富差距拉大,阶级流动减少,加上社会鼓励速成,在此气氛下,相较过去的「十年寒窗」苦读求功名,年轻人更倾向掏钱买一个LV包,因为这可让他们「瞬间」化身成有钱阶级。

而「真正」的贵妇,也必须不断向上比较,买更贵、更繁复的商品,去彰显自己的不同。整个向上比较的阶梯就在新商品中被堆栈,人们就一步步向上攀爬,「我们的需求就这样被『创造』出来,形成了过度消费。」台大心理系教授郑伯埙补充。

所有人就像站在没有终点的阶梯上,怎么样也爬不完。「现在社会竞争压力大,每个人都更怕输。」精神科医师王浩威解释了,所有人身陷富裕流感,但仍无法自拔的原因。

转机!终结消费操弄

让每一分钱都花得有用处

现在,金融海啸向我们所有人扑来,看似是危机,但其实是我们停下脚步,甚至走下阶梯,最好的契机。我们因为资源有限,可以重新思考购买的意义,你是为别人而购物,还是为自己?而商人也开始要弯下腰,倾听消费者的声音。

「真实消费」的风潮正在崛起,「要求物品必须『名副其实』,每一分钱,都要花得有用,便是真实消费。」别莲蒂说。东方在线董事长詹宏志指出,现今消费者心境已转为在自己确信有价值时才有消费行动,格外谨慎小心。这意味:消费者被操弄的时代结束,真实的主动消费意识兴起。

下列证据显示,很多人已经搭上真实消费的列车。

证据一:全球手机大厂,纷纷推出只有通话、传讯息等基本功能的简单手机(Simple Phone)。三星(Samsung)在二○○六年年底,推出一只原本只针对老人需求,仅具通话、传讯等极为阳春的手机。但推出后大受欢迎,美国《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甚至专文称赞其「回归基本」(Getting back to basics)。

这使得包含AT&T、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巨头,都纷纷跳下来进军简单手机市场。

证据二:根据国际时尚杂志《SURE》调查,去年在台湾二十类开架美妆产品的销售排行前五名,有三个便是强调能整合美白、防晒、润色、修复等功能的All-in-One产品,过去那种强调十几道保养的程序,开始被扬弃。

证据三:今年全年全球计算机出货成长可能只能持平,但是强调功能简单,可以处理文书与上网功能的低价迷你计算机(Netbook),今年销售量,至少比去年多一倍,等于成长一千万台以上。

还有更多证据,正陆续的被创造出来。你,现在已经搭上列车、开始简单而真实的消费了吗?如果是,恭喜你,你已经找寻到脱离富裕流感的出路之一。失落时代的来临,也正是你拿回生活主导权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