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三十辐共一毂 当其无 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 当其无 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 当其无 有室之用 故 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译文: 三十辐条拱成一个轱辘, 当其有无(内空), 才有车轮转动之用。 拍击黏土制作陶器,当其有无(内空), 才有器皿盛物之用。 开凿门窗建造居室, 当其有无(内空), 才有进出居住之用。 点注: 老子此篇通过实例, 展开论述了“有无相生, 有无相成”的辩证关系。
所以: “有”是实物可以为之利用, “无”是空虚才能发挥作用。
此篇所举系列实例, 都是针对人们往往注意“有”(实),而忽视“无”(空), 所以例证突出了“无”, 强调了“有”与“无”相辅相成的互补性。
此篇所讲的“无”以及“无”与“有”的相互关系,某些译家的见解似乎更抽象, 然而诠释老子著作, 抽象也要遵循老子原文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