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招商引资矮化了官员责任》(原创)


也谈《重奖招商引资矮化了官员责任》

陈绪国

 

《楚天都市报》2月24日A17版发表了记者舒均、特邀记者肖庆军文章“大冶招商出‘奇招’,有人叫好,有人质疑  邀个大老板露个脸可获奖万元”,一石激起千重浪,当地报纸以赞赏为主格调,而外地报纸以批评为主格调。尽管笔者一贯反对重奖招商引资,反对利用招商引资进行不正当的地域竞争、所有制竞争和所谓的优惠政策竞争,但单与这件事情的看法,可能需要运用逆向思维来观察。

我是看过广州日报2月26日A22版署名玫昆仑的《重奖招商引资矮化了官员责任》,产生了联想,才改变了初衷的。玫文说,大冶市的奖励办法,邀请到世界500强企业董事长或总裁,按1.2万元/人次奖励;邀请到国内500强企业董事长或总裁,按1万元/人次奖励,这样的奖励会有瓜田李下之嫌,极可能产生不正常的利益导向,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并说,招商引资是官员份内的事,国家已通过工资的形式对其劳动给予了回报,再没有必要对其实行重奖。如果把应该做的,也当作一种额外的政绩与贡献,势必会矮化“官员”的责任与形象云云。玫文说的是头头是道,似乎无懈可击。转念一想,如果作个宏观的对比,这件事情根本不值一提,甚至认为大冶市的做法有一定的道理。

众所周知,招商引资并非今日始,也非明日终,全国各个县市相继出台了名目繁多的招商引资政策,进行大比武大奖赛,一个比一个牛。作为后起之秀的大冶市,比较沿海地区晚起步30年,就是说,人家早就吃饱了肉喝足了汤,大冶才开始闻香;就是说,哪里有招商引资,哪里就有土政策潜规则,而土政策潜规则也有大小不等之分。相比较而言,大冶市的属于小土政策、小潜规则。如果允许大土政策、大潜规则存在,而不允许小土政策、小潜规则存在,似乎有点“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之嫌。

首先,招商引资是要付出成本的,俗话说“栽下梧桐树,引得金凤凰”就是投入与产出的道理。全国首富牟其中要与克林顿共进午餐,必须要预交50万美元见面费;深圳市一间企业邀请克林顿讲一节课,需花费50万美元。如果是一个企业董事长或总裁,按1.2万元/人次奖励;邀请到国内500强企业董事长或总裁,,不远万里或千里迢迢到中国内陆的大冶来考察、谈判招商引资之事,需要耽误很多工作,花费的钱财远远不止一二万元。况且,招商引资者用这么点钱来进行攻关,俨然杯水车薪。

去年10月底,广东一个招商引资代表团计500人,远赴西班牙马德里洽谈,不算招待1800名中欧客商,光招待150名西班牙政要、商会主席、协会主席和跨国公司总裁就是一笔巨大的数目。即使按照每人平均5万元的费用计算,代表团的总费用需要2500万元。当然,此次广东企业在西班牙签下了65亿美元大单,收获不小,是与他们所付出的成本成正比的(相关资料见广州日报2008年10月30日A1、A9版)。试想想,如果当初广东省不下狠心搞这一笔投资,能够取得这样骄人的成绩吗?

再说,广东省是鼎鼎大名的、最先改开的中国第一经济大省,而大冶只不过是名不见经传的、刚刚改开的县级小市,两者的天时地利人和条件有着天壤之别。如果让你去当大冶市长亲自主管招商引资,你能做到什么程度?恐怕奖励你10万元、20万元也见不到世界500强企业董事长或总裁,或国内500强企业董事长或总裁的一面吧?

其次,虽然大冶市以较小的代价刺激招商引资,毕竟还是收到一定成效的。一是,尽管其做法有些怪异,却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热烈讨论,无形之中大大地提高了该市的知名度,可省俭了上百万元的广告费,甚至不亚于直接作广告的奇妙效果;二是,有证据表明,该市已经吸引了世界500强之一的富士康、中国500强之一的南京雨润集团、中国军工500强之一的航宇集团等200多家企业入驻大冶,引进外资105.6亿元(大冶市门户网经济动态2009-1-22“从1411万元到18.1亿——大冶财政改革30年回顾”)

据中央政府门户网站今年2月15日报道,湖北省79个县市区生产总值首破6000亿大关,达6018.6亿元,占全省GDP的53.1%。目前,江夏、黄陂、新洲、大冶、夷陵、潜江的财政总收入超过10亿元,而最高的达18.02亿元属于大冶市。一言以蔽之,大冶市已经成为湖北省目前最具竞争力的县级城市。如果不大胆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也许大冶还是止步不前的落后地区。

外界人士可能会认为该市有多肥,官员有多富,笔者不能一概而论。该市目前的人均工资加津贴水平是30000元/年,我不知道县处级公务员的年薪是多少,估计人均年薪不到40000元。我的一个堂哥,1964年至1978年在部队服役,正营级转业,当过副乡长,去年退休的,月退休金2500元,这不如广州市一个科员的退休金水平;我的一个堂侄,1968年造反派录用的,当过乡副书记,目前内退生活费才1500元。就是说,他们的参加革命工作40多年工龄的乡镇长工资,还不如刚刚参加工作的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水平。拿广东省乡镇长的收入相比,更是有天壤之别。广东省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公开认可的乡镇长的阳光收入,是年薪“可达15万元”,至于灰色收入是难说了,广东省乡镇干部当亿万富翁的恐怕不在少数。

说大冶市没有天时地利,那是对于大冶太不知情了。请看大冶交友网的叙述:大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3000多年的青铜冶炼史,1000多年的建县史,100多年的开放史。殷小乙时期,大冶的祖先就在这里竖炉冶炼,采冶技术相当于西欧19世纪水平。唐天佑二年(公元905年),吴武昌节度使秦裴置采矿冶炼机构青山场院,大兴炉冶,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升青山场院为县,并析武昌三乡与之合并,取“大兴炉冶”之意,定名为大冶县。此后,黄巢筑炉,岳飞铸剑,朱元璋置铁冶所。19世纪末,清朝湖广总督张之洞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在大冶境内开办大冶铁矿和大冶钢厂,创办汉冶萍公司,使大冶成为中国现代工业的重要标志。1994年2月,国务院批准大冶撤县建市,1995年1月1日,大冶市举行建市庆典,从此,揭开了大冶发展的新篇章。

大冶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洋务运动时期,都以出产铜、铁、金、银、煤、大理石和水泥闻名的,是富甲一方的。为什么新中国成立60年来,大冶地富人穷?这是因为,长期以来实行“级本位制”大量的事权下移而财权上移,尽管大冶为国家贡献了大量的土地(如整个黄石市(地级市)的土地)、数以亿吨的宝贵的矿产资源,绝大多数受益的,是中央和湖北省、黄石市财政,而大冶县(市)财政并非受益, 结果导致地富人穷、上级财政富下级财政穷、下下级财政更穷的窘迫局面。

对于大政府欺负小政府的行为,大冶市官民忍无可忍。2005年,黄石市委市府决定将大冶市改为黄石市一个区,意欲收拾该市委市府的大权,继续欺负大冶群众,激起2万群众上街游行示威。8月6日上午,一部分人推倒了黄石市委市府大院自动门及围墙栅栏,并闯入大院打砸。9月27日,当地法院判处10个替罪羊1~5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此事惊动了中央高层,调解的结果是,大冶市维持原状,名为黄石下辖市,实际上是个独立市。大冶市将四棵等三个乡划归黄石市所有,这才息事宁人。

许多事情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许多问题不是一下子找到准确答案的,因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不足为奇的。有人说“招商奇招值得赞赏”“奖励招商引资牵线人理所当然”还有人说“有一种重奖叫瞎折腾”“重奖招商引资矮化了官员责任”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个中苦衷,谁能说得清,道得明?

 

 

字数:306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