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迪拜塔的倒掉


写下这个标题,想起1924年鲁迅先生的一篇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尽管在今天看来,当时的雷峰塔不过压着一个女子和她的爱情信仰,比起今日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中的大事,塔倒不倒实在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是放在那个封建礼教压倒一切的年代,这座塔的倒掉,隐喻仍然是相当深重的。违背社会人性发展规律的事情,最终要得到教训。

 

85年后的今天,又有一座塔倒掉了。迪拜,这个曾经美轮美奂,聚焦无数资本热钱的自由港和石油国,一切神话都随着这座塔的倒掉而幻灭。有人会说,迪拜塔没有倒,只是搭着宾利也卖不动而已,只是前几天迪拜酋长国最大的国有企业集团迪拜世界宣布重组,并推迟6个月偿还其590亿美元的巨额债务而已。然而,在今天这个经济力量主导社会发展的年代,有什么比巨大的主权基金信用幻灭,无数投资热钱血本无归更大的事呢?灵魂垮塌,躯壳的存在也仅仅是虚幻。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争执于迪拜塔倒还是没倒已经失去意义。违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事情,终究也是要得到教训。

 

回头看看,迪拜经济的惨痛教训,在于其根基建立在沙土和幻象之上。从迪拜世界高调竖起迪拜塔的那一天,泡沫就随着一起积累,直至不堪重负。所以,迪拜塔倒还是没倒已经不重要了,其真正的意义在于警示——警示所有还在不畏泡沫、违背经济发展规律做事的国家地区和人群。

 

作为一个开发商,我常常要出席一些行业发展论坛,常常要面对媒体发表观点。我始终说,希望并支持房地产行业在一个稳步上升的通道中前进。有媒体朋友在采访之余曾私下问过我,哪个开发商不希望市场热得发狂,哪个商人不喜欢热钱滚滚而来,说这样的话难道不是虚伪地隐藏欲望?

 

除此之外,雅世的很多做法也一直饱受质疑甚至嘲笑。近年来房价飙升,房地产项目动辄开盘售罄,对于很多投资者而言,买到房子就不错了,谁还在乎你这房子怎么建。雅世在这个气候下不把心思放在楼盘利润最大化上,却要去发展住宅产业化,去研发试点SI分离体系,去苛求每一个品质细节,甚至做出亏损预算,不挣钱也要把精装房做出品质。放着到手的利润不赚,要么是雅世做商人不专业,要么是故意炒作标高自己。

今天迪拜塔倒了,我也终于不用多解释了。不懂赚钱的商人是对社会的犯罪,这个道理雅世也很明白。所不同的是,在迪拜塔没有倒掉之前,雅世就参透了违背经济规律的暴富要付出代价,明晰了行业健康发展对于企业赚钱的意义,理解了政府强调“可持续发展”的价值,预见了占据未来市场话语权的是品质,所以才会选择坚守于做好眼下的事。

 

在房地产行业,雅世是一个新生企业,尚不具备感召力去改变别人,只能从自己做起。迪拜塔的倒掉是对经济社会本性认知的一次警示,走在规律之外的路径终究会有教训。反思和行动,还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