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很出名的书《人都是要死的》,我们每个人都在排着队走向死亡,永生反倒是一种苦难,但是,走向终点的过程应该是自然的. 网易新闻系列播报了上海海事大学杨元元的事,我大致了解了她坚强的求学经历和骇人的自缢行为.我工作了10年,也经历一些人生的变化,以我年轻的“过来人”的角度,她要有什么问题的话,大约是钻了两个牛角尖,一个是对大上海的理解,一个是对海明威的理解.
有位作家对上海人和北京人作过这样的一个评语“上海人哪里人都瞧不起,就是瞧得起北京人;北京人哪里人都瞧得起,就是瞧不起上海人”,不少人听到这句话时会心一笑.我是山东人,落户北京,在北京,我总是声明自己是山东人,到了上海,我立即声明自己是北京人了,因为上海市民阶层的排外情节我是领教过的.报道中,宿舍管理员对杨元元母亲的话“你这个乡下来的农村老太婆,不要把你农村的那一套拿到这里来”,我多少可以体会,杨元元初到大上海的不适.在上海在世博会即将召开之际,杨元元带母求学或许有机会成为新上海优秀学生的代表,或许会给世界带来不少感动,大上海给了她通过求学改变命运的机会,这是主要的,何必在意几句话.
学生时期,都会选择一些励志的书,杨元元选择了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一个不幸的伏笔,海明威,海明威的爷爷,海明威的父亲,都是采取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的.杨奕教授的书里有这样一句话“有的观念让人获益终生,有的却让人倒霉一辈子.一句‘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就把许多血气方刚的年轻人送进了监狱.而邻居大姐的口头禅是:‘人怕活,活怕干’,这几个字让她勤劳半生”,生命是灵动的,如果杨元元看到了杨奕的这句话,海明威的语录对她的影响可能不会这么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