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股愤怒同时发酵 前者可恶后者误读


  

              两股愤怒同时发酵  前者可恶后者误读

                              鲁宁

上周有两股愤怒同时在民间发酵:

长江大学3名大学生英雄遗体打捞过程出现敲诈勒索行径,此不义事件与3名大学生见义勇为不幸献出年轻生命的大义之举形成强烈反差,经诸多媒体深入调查报道,“黑幕”被层层撕开,引起舆论大哗,促使荆州市政府匆匆组织调查组还原事件真相.....

上周六当地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四条结论:渔船不存在“见死不救”;公安局处警及时得当;打捞协议系民事行为;打捞公司不涉及黑恶犯罪。与此同时,打捞公司业务负责人陈波因触犯治安处罚法构成敲诈勒索,被治安拘留15天处1000元罚款。面对舆论严厉谴责,陈波等人向社会表达悔意,愿退还3.6万元“天价捞尸”费,并向3位英雄家属公开道歉。显而易见,“天价捞尸”在践踏社会公德的背后,涉及地方治理失范这一更深层次的问题。

因部分网友“数典忘祖”说,以及部分学者“媚美抑华”说,引爆于上月27日李光耀在访美期间呼请美国“制衡中国”说,上周在国内“猛烈延烧”。若说指斥李“媚美抑华”还有所克制,抨击李“数典忘祖”则集中反映出部分网友对其此番言论的极大不满。

李在中国民间的形象一直比较正面,外加其华裔血统,多年来李本人及新加坡政府,很大程度上扮演着东西方交往的一座特殊桥梁。故,闻李突然呼请美国“制衡中国”,许多国内媒体和网友在情感上一时难以接受,“出现对这些见解的各种议论是正常的”(外交部部长助理胡正跃在北京的外交吹风上语)。

然而这只是李的一面,其另一面是,他作为国际关系预言家,之所以长期被国际社会冠以“著名”头衔,恰恰在于其口无遮拦、直言不讳的性格。笔者愚见,李此番一反常态原因有三:一是随中国和平崛起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下的出色表现,作为连接东西方地缘政治枢纽的新加坡,其重要性已持续下降,作为东南亚小国,借助美国力量维系其在东盟内部的特殊影响力及国家利益,重新成为新加坡国家外交的首选目标;二是“制衡中国”说反映出东盟10国对中国崛起的集体担忧和误解,这是客观存在的。鉴于李的“老资格”,及新加坡在东盟的特殊地位,由李出头向美求援系最恰当人选;三是下周将在新加坡举办第17届APEC峰会,李站出来挑这个头,也有事先摸奥巴马底牌的意思在内。

事实上,李的“制衡中国”说并无多大新意,只是国力较弱的东盟诸国所一貫采取的区域外交平衡术罢了。相反,国内网友及学界却当清醒认知,后发而崛起的中国面临着并不友善的国际地缘政治环境,改善“欠友善的环境”,众网友除了要更自信、更坦然地应对周边地缘政治变动并与之适应,尤要设身处地体会和理解周边小国对中国发展态势所产生的疑虑和不安,以大国国民之风范来坦然应对之,而不是以过激言语加深彼此矛盾和猜疑。APEC会议召开在即,“伐李”之声当赶紧刹车,否则不利于中国在峰会上的外交运作。更寄望在“实体大国”和“心态大国”之间实现必须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