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终于走了
——写在周济离职之际
他终于走了,虽然这一天来得晚了些,但毕竟还是来了。。。。。
上面那样说(见:教育部长更替 刘延东要求平稳过渡http://news.sohu.com/20091102/n267895675.shtml
),不过是给他留一些脸面。以他63岁的年龄,如果干得好,大可以干到正常退休。现在让他离开,说明实在是不能再等了。
这已经大大出乎了我的预料。以中国教育的状况,上次换届他就该下去了,可他居然呆到了今天。真让人有点匪夷所思。
在他离职之际,舆论送给他的是这样一条: 央视曝八大“教育潜规则” 称积弊之深令人震惊(http://news.sohu.com/20091102/n267888671.shtml)。
现实中,谁对当今中国的教育满意了?
那一天,坐在车上,朋友说孩子上初中,至少要花五万,那还是要找对门路,找不对门的话,八万、十万也打不住。惊讶之余,只能庆幸自己的孩子早过了这一阶段。可那么多老百姓的孩子,又该咋办?
身在大学,没有谁比我们的感受更明显的了。他在任上做的事情,就是评估。可一轮又一轮的评估,都评出什么了?对大学的评估,到底是要上面评估,还是要用人单位评估、市场评估、社会评估?所谓的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不过是把钱拿在上面手里,让你们下面填表申报,这一项、那一项,上面给你多少算多少。你要是不填表,不去求上面,那你什么也别想得到。大学里,你不用安心搞什么教学,也不用安心搞什么科研,更不需要把心用在学生身上。如果用在这些地方,你什么也别想得到。你只要把心用在填表上,用在项目申报上,就可以了。什么教学名师,什么精品课程,什么研究基地,什么特色专业,什么创新试验区,等等等等,都是让你们填表申报,然后由上面定、上面批。然后上面检查,上面验收。上面说行就行。你只要一天应付上面就行了。至于学生感觉好不好,教学质量怎么样,人才到底培养成什么样子,用人单位满不满意,那都无所谓!
中国的大学,这几年越来越不像话了。学校成了衙门。是东西不是东西,你只要当了官,再不是东西也就成了东西,否则你再是东西也不是东西。学术没有权威了,就是有,也完完全全的让位于行政权力了。学校的楼越盖越高了,学术水平越来越低了;规模数量越来越大了,培养质量越来越低了;办学层次越来越高了,学生能力越来越低了;博士、硕士越来越多了,能找上工作的越来越少了。腐败的,造假的,千奇百怪,层出不穷。这大学,还有个大学的样子吗?
要说也是留过洋的,应该知道好大学是怎么办的。就算没吃过猪肉,难道也没见过猪跑吗?看了履历才知道,原来是专业的问题。把大学当机械了,把人才培养当成机械制造了,把教学科研活动当成机械运动了。所以要弄上严格的评估指标对大学进行逐项评估,以为评估好了大学这套机械就运转自如了。这样说,也许有些刻薄。如果不是这样,那就只能怨文化大革命了,即使名校如清华,毕业生的质量也值得怀疑。还有就是,也不能纯粹迷信美国的教育,尤其是那些州立大学,培养不出什么像样的人才,即使拿到了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