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换届选举观摩记


昨天晚上张树新女士打来电话,说今天九点开始,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将举行换届选举,她说这是一个最认真地在进行民主实践的NGO,整个过程会很有意思,你来观摩一下吧。

地点在朝阳公园万科北京办公室四楼会议室。由于早起堵车,等我和《社会企业家》杂志的执行主编陈迎炜一起来到会场时,会议已经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现场有许多熟悉的企业家朋友,还有很多媒体朋友,最有意思的是,有十几家NGO专门前来观摩。据说,这是SEE的一个传统,有意和大家共享建设NGO的经验。这个协会的宗旨之一是: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孵化器,扶助中国草根NGO。

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SEE,在会场进行现场报道的腾讯著名才女兰朵在她的博客里写得很清楚:阿拉善SEE成立于200465日。如果说1994331日在民政部注册成立的“自然之友”是知识分子主动站出来承担中国的环境责任,那么,阿拉善SEE则是中国企业家群体主动开始承担中国的环境责任和公民社会培育的责任。

上午的会议内容主要是,现任会长王石作任期总结发言,理事们讨论新成立的SEE基金会和过去的协会如何区别,以及审议并表决SEE章程修改。


 

现任会长王石和副会长张树新。王石最大的感慨是,在他原先的辞典里没有妥协这个词,但现在他学会了妥协。


理事们在对是否通过SEE协会章程修正案进行投票。同意章程修改的71票,反对票5票。


现任SEE章程委员会主任王维嘉先生在会场上。王即将卸任,他说自己这几年一直在改章程。一届三次理事大会决定成立章程委员会,只对理事大会负责,并专章写入章程。王维嘉担任第一届章程委员会主任,原因是他对旧版章程的意见最大。秘书长杨鹏说:“我们的章程永远是开放的,先想办法来解决遇到的问题,然后觉得应该变成章程的一部分,就写入章程,把好的办法变成制度传统。”王维嘉的体会是,“和几十位、上百位有智慧的人打交道,要把自己的那点小聪明放到兜里去。不能有自己的思想,要把大家的智慧提炼出来。”这样的结果是,“我们的章程是中国NGO最好的章程之一。”


 

下午的核心议题是选举,SEE将选出第三届执行理事、理事会会长、副会长,监事、监事长、章程会员会委员和主任。


为此,协会成立了专门的选举委员会,上午的最后一项议程是,选举委员会的周俊吉先生介绍下午的换届选举流程。


以下为竞争执行理事的候选人

竞选在下午13点45分正式开始。每个竞选人的发言时间限定为5分钟。首先开始的是章程委员会竞选,第一个发表竞选演说的是冯仑先生。

冯仑先生很有意思,他没有在竞选台上发表演说,而是走到理事中间近距离游说。他给自己的说辞讲得不错,但当他替另一位不在现场的候选人马蔚华拉票时,当即遇到武克钢的挑战。武认为这违反了选举的规则,而冯反驳说选举委员会制订的规则里并没有这种规定。

于是选举委员会开起了闭门会议,重新讨论规则。

注意在王维嘉的后面有一位西装革履的先生,他就是矢志在中国推广“罗伯特议事规则”的袁天鹏先生。由于“辩论、选举、表决,从小学到大学,都没有相应的训练”,所以,企业家们在SEE首先从开会学起。2008年,杨鹏找到袁天鹏,与他签订合同,请他为协会专门制订一套《SEE议事规则》。最后磨出了43条条款,详细规定了发言、辩论、动议、表决、选举、会议议程等规则,将其作为章程附件。

选举的主持人张树新重新宣布了经选举委员会制订的新规则,选举继续开始。
候选人们八仙过海,各有解数,强调自己的优势,给出自己的承诺,还都很有风度地表示,自己这次落选了,来年还会再参选。

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竞选执行理事:我上次竞选,选不上,如果这次继续选不上,我下一届还继续来。泰康人寿2200万客户,2200亿资产。SEE基金会成立了,需要人来理财,我有200多位一流的理财师,基金会做大了,我们帮基金会理财,当然我也会捐钱。


信远控股集团董事长林荣强在竞选演说中承诺,竞选成功后,为阿拉善SEE工作的时间超过为公司工作的时间。大家可以监督,如果少一天就罚十万元。

 


也有美女企业家参加竞选,声称女性更细腻,更善于沟通。


来自东莞的企业家杨利川说自己6年前不知NGO为何物。上世纪80年代初,北大学生参与海淀区人大代表竞选,哲学系研究生杨利川就是参选者之一。


竞选演说完毕,投票开始。现任会长王石在投票,现任监事长任志强在监票。

执行理事、监事、章程委员会委员选举结果产生

新选出的各委员会召开闭门会议,选举会长、副会长、监事长、章程委员会主任。

选举委员会召集人王石宣布最终选举结果

新任会长韩家寰是台湾大成集团总裁,代表着一批对大陆这片土地充满热爱的台湾企业家

第一届会长刘晓光当选监事长

冯仑当选章程委员会主任

最后前任会长王石发表离职感言的时候,特别要始终站在一边的袁天鹏上台,让他自己讲他是干什么的。

袁天鹏说,“罗伯特议事规则”是西方文明的基础,早在民国初年两岸人民都很敬仰的孙中山先生就试图将其引入中国,但时隔这么多年,在我们这块土地上,SEE才在认真实践伟大先行者的理想。有了规则,选举开始时发生的冲突才能解决;有了规则,协会的章程才能制订。为了这种认真实践,他要向所有SEE的企业家表示敬意。
一场看似很完满的选举结束了。然而,我遗憾地得知,执行理事们选举会长的时候,依然没有有效地遵循规则。一位当选的执行理事提议韩家寰先生为会长,几位理事附议,然后有人问:“有人反对吗?没有的话就鼓掌通过。”韩先生由此就成为了会长。
为什么不可以把规则贯彻到底呢?比如多几个提名,实行一人一票的选举,而不是鼓掌通过?“有人反对吗”这种问题的问法也不对,应该是“还有其他提名吗”?
选举会长的规则是不是还不够细致呢?正如袁天鹏喜欢强调的,“细枝末节”的背后,才有“议事的效率,以及议事程序的正义性”。
对企业家们的这种高要求决不是苛求。如同卸任的副会长张树新所说:“大家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学习做企业,现在要学习如何参与公共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