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概念的投资机遇


  LED是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的简称,属于一种化合物半导体元件,具有发光效率高、环保、寿命长、体积小等优点,是固态照明(SSL)的主要技术发展路线。

  根据生产流程,LED行业可分为上游外延片生产,中游芯片制造,下游芯片封装三个部分,其中,上游和中游技术含量较高,资本投入密度大,为国际竞争最激烈、经营风险最大领域。在LED产业链中,LED外延片与芯片约占行业70%利润,LED封装约占10-20%,而LED应用也占到10-20%。

  根据IEK的统计数据,2007年全球LED产业规模在68.5亿美元,预计在各项新应用持续成长下,2011年全球L E D产值将达到125亿美元,行业复合增长率为16%。其中照明、汽车和显示器用背光源市场将是未来五年LED需求的主要增长点,高功率高亮度LED芯片将是未来市场的主流应用。

  从技术层面看,LED产业面临高功率下如何提高光效、解决散热以及降低成本的难题。投资者需要关注的核心技术指标包括功率、光效以及散热工艺。产业竞争的焦点集中在高功率下如何提升单芯片的光效和使用寿命上,目前美国Cree公司已经研发出了161lm/w高功率白光LED,但距离330lm/w(理论值)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政策推动加速LED照明市场成熟: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后积极推行环保高效的能源政策, ELectroniCast调查报告认为,高亮度LED器件将在此次金融危机中逆势增长,Cree公司08Q4营收同比增长24%,其中商用照明领域增长势头迅猛,最新消息显示Cree已于美国国防部达成合作,在五角大楼安装LED照明灯具。我国台湾地区于2008年12月正式推出LED路灯照明标准;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去年联合发布《高效照明产品推广财政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家采取间接补贴方式进行推广高效照明产品,科技部“十城万盏”LED路灯示范计划也已经提出并开始实施,LEDinside预计2010年LED照明市场规模将达到7亿美元。

  处于产业链中上游的公司更具投资价值:目前国内从事LED外延、芯片研发和生产的单位有30多家,封装企业约600家,LED应用产品与配套企业多达1,700多家。上市公司中三安光电和士兰微位于产业链的中上游,技术水平高,盈利能力强,毛利率保持在40%以上,占据了行业70%左右利润。联创光电则集中于产业链的中下游,毛利率较低,同方股份和方大A产业链上中下游都有涉及,但量产规模较小,良率还有待观察。

  利润集中在上游

  LED具有发光效率高、节能、环保、寿命长、体积小、污染小、抗震抗低温等优点,是继白炽灯、荧光灯之后照明光源的又一次革命,被各国公认为最有发展前景的高效照明产业,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装饰、照明和城市夜景等领域,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路线。近几年,半导体照明全球产值年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在巨大内需的拉动下,LED产业受“十城万盏”等政策的带动,预计今年LED路灯市场将需求140万盏,明年预计还将增长79%,达250万盏,占全球LED路灯需求超过5成。2010年中国整个LED产业的产值将超过1500亿元。

  我国LED照明产业面临的问题:缺乏核心技术和专利,低水平盲目投资现象严重。我国70%的企业只能蜗居于下游低门槛低技术含量的封装和装配环节,相互低水平竞争。

  LED产业一般按照材料制备、芯片制备和器件封装与应用分为上、中、下游,上游环节进入壁垒大大高于下游环节(上游外延片制备的投资规模比一些下游应用环节高出上千倍),呈现金字塔形的产业结构。其中,上游产业的衬底、外延材料与芯片制造,属于技术和资金密集行业;中游产业器件与模块封装以及下游产业显示与照明应用,属于技术和劳动密集行业。

  分析了LED的产业链后,我们可以发现,上游的外延片和芯片制造的技术含量高,资本投入密度大,而上游也基本上被欧美日等少数几家公司占据。在LED产业链上,LED外延片跟LED晶片约占行业70%的利润,LED应用约占10%-20%,LED封装则低于10%。尽管我国是全球第一大照明光源和灯具生产国,但主要生产中低端产品,约占全球18%的市场份额,而整个行业利润的大头,却被欧美日等少数几家上游公司拿走。

  政策利好产业链上游

  《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发展意见》要求各地大力实施绿色照明工程,以试点示范工程为依托,以改善制约产业发展环境为手段,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实现技术上的重点突破和产业上的重点跨越。目标是到2015年,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产值年均增长率在30%左右;功能性照明达到20%左右,液晶背光源达到50%以上,景观装饰等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

  《意见》中获益最大的,当属产业链上游的企业,由于其高技术含量、高资本密度、高门槛、高利润的特性,将得到更大的扶持力度,前景更为看好。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国家扶持力度的不断增强,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的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未来必将大有可为。

  2008年我国半导体照明总产值近700亿元,其中芯片产值19亿元、封装产值185亿元、应用产品产值450亿元。而据相关机构分析,2010年,中国LED产业产值将超过1500亿元,较2008年总产值翻倍。按照上游70%的利润计算,掌握核心技术的上游公司,有望拿到1000亿元的收益,成为整个LED照明产业的最大受益者。

  关注优势企业

  上市公司中涉及LED产业的公司不多,主要有三安光电、联创光电、士兰微、同方股份、方大A、福日电子、天富热电、佛山照明、浙江阳光、雪莱特、飞乐音响、华微电子、拓邦股份等。建议优先关注涉及LED产业链上游的衬底、外延材料与芯片制造的相关上市公司,如三安光电、联创光电、士兰微、同方股份、方大A、天富热电。

  三安光电:国内LED外延片及芯片的龙头,目前已建成全国规模最大、品质最优、技术最先进的全色系超高亮度LED(红、橙、黄、蓝、绿)产业化生产基地。

  联创光电:具有完整的LED产业链,但上游业务相对较弱。士兰微:定位高端的芯片和外延片自有品牌,二季度士兰集成跃过了盈亏平衡点,实现了季度盈利。

  同方股份:LED照明黑马,子公司芯片技术雄厚,曾供货北京奥运会。资料显示,同方公司控股的清芯光电高亮度LED项目已经实现产业化,2007年公司量产的高亮度半导体LED照明芯片发光效率达到了73Lm/W,同时大功率1W芯片已经批量上市。同方公司做大做强LED产业的志向与决心,后期成长性值得期待。在后市LED题材股继续火热的背景下,我们认为该股随时有望爆发出大阳线行情,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

  方大A:拥有完善产业链的玻璃幕墙龙头。LED科技攻关企业。

  天富热电:国内唯一的SiC衬底生产企业,碳化硅项目经过三年的建设,已完成产业布局。

  厦门信达(000701)的主营业务主要包括电子信息、商业物流、房地产开发三块。公司通过参股控股,股权出让等诸多方式在2008年实现了电子信息在光电领域和RFID领域的布局,具备LED照明与物联网概念,2009年其光电产业将开始贡献公司的业绩。

  振华科技:作为我国最大的军工二极管生产企业,前身是军工电子基地(083基地)的振华科技(000733)年产各类二极管、三极管达10几亿只,是我军综合配套能力最强的新型军工电子元器件基地,拥有雄厚的技术开发力量。据《中国证券报》报道,振华科技董事长申自强去年在股东大会上表示,公司将继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军民两用、综合配套能力最强的新型电子元器件生产科研基地,着重抓好低温共烧滤波器与敏感元件、微型继电器和LED发光二极管的开发与生产等重点项目。振华科技有40多年的二极管生产历史,对各类二极管的功能、材料结构、科研开发、生产、销售等环节都非常熟悉,相信振华科技在开发LED发光二极管方面具有巨大优势,军工电子企业加盟,我国LED发光二极管产业发展可望加速。

  雪莱特002076:是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最强,研发实力雄厚的节能灯及其他特种光源生产企业,光电技术全球领先,也是全球最大的电光源研发生产基地之一。 雪莱特公司是具有自主创新能力专业研发生产节能灯、车用氙气金卤灯、紫外线杀菌灯及其他特种光源和配套电子镇流器的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雪莱特”品牌被评为“最具影响力品牌”。公司产品在业界享有盛誉,成为我国电光源行业中优质、科技创新和值得信赖的代名词。公司掌握了车用氙气金卤灯(HID)核心技术,将成为盈利主要来源。

   雪莱特主营高品质节能灯和紫外线杀菌灯。新产品紫外线杀菌灯是低气压汞蒸气放电灯,客户以大单位为主,毛利率高达50%。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规模效应逐步显现,09年将贡献较大利润。另一新产是陶瓷金卤灯。去年完全了核心部件陶瓷泡壳项目、陶瓷金卤灯镇流器和250W大功率紫外线灯水处理等重大科研项目的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