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大国


    前天我去西客站接从南方来的客人。在站台上等候的时间里,我看到两位女清洁工正在回收饮料瓶。一位坐在水泥台阶上,右手拿着瓶盖一端,左脚踩住瓶子中部,右手旋开瓶盖,左脚一踩,把瓶内空气排出,右手迅速拧紧瓶盖。一个把朔胶瓶压缩体积的工作完成了。她说每天要压缩壹两千个这样的瓶子。压缩过的瓶子装进黑色的袋子挂在月台的铁杆上,腾出的袋子又要去拣了。火车旁边还有一位身穿黑色工作服的中年女性也在收集饮料瓶。乌亮的头发用发卡后面一别,特别精神。她左手拿着瓶子,右手拿着瓶盖一旋瓶子瘪了,迅速拧紧盖子,齐活,非常麻利。她说一天也要拣两三千个瓶子。照目前收购价来算,一个一毛,一千个是100元。收入还是不错的。这是老百姓收集垃圾的一个例子。当然这是有经济上收获的,这种垃圾比较好处理。

    30年前,在市政府里也有垃圾问题的课题。不过,那时的问题不是火烧眉毛罢了。那时侯不富裕,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废物利用比较好。现在中国开始富裕了,每年丢掉的垃圾就是一亿五千万吨。每天是40多万吨。这么多垃圾,怎么办啦。美国广播公司近日以“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垃圾堆也在增加”为题,报道中国垃圾问题日益严重。它说,“有85%的垃圾是以填埋方式处理,其中很多垃圾未经许可就倾倒在农村,大多只盖了一层薄薄的朔料纸。雨水使重金属和细菌渗到地下水中,腐烂的垃圾释放甲烷和二氧化碳。”对人民的健康造成极大的潜在威胁。

    “郑州附近的张李垌村是郑州的一个垃圾填埋场,距离村子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一股恶臭。在通往张李垌村的狭窄公路上100多辆堆满垃圾的货车排起了长队,等候在有20个足球场大的垃圾填埋场卸货。”

    垃圾问题 已是我们政府不可忽视的民生问题啦。

    这种情况对我们的国家和居住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这是一个很大的民生问题啊。

    各级政府都在搞形象工程,这个难道不是最大的形象工程之一吗。为什么力度不大。

    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用科学的办法去处理大量垃圾。国外采用家庭分类,统一收集, 分类处理(有的地方在试点)。有些垃圾可以再生。美国很多包装都写上了再生的字样。美国的犹太人有的成了垃圾大王。也是很有经济效益的。

    另外也要从各方面减少垃圾的形成,比如农用的地上的保温薄膜就是用玉米制的,6个月后,在地里自行分解。大部分家庭安装厨房粉碎机。机器装在水盆下,水果皮和动物内脏以及食物残渣被粉碎后用水冲走。要用环保法律限制大量华而不实的包装,等等。

    只要政府重视,总是有办法的。这个问题不加大力度,会影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会严重影响人民健康。

   我们要成为名副其实大国,不要成为不文明的垃圾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