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出现严重的生产过剩现象
“10年来,一个正在崛起的超级大国在新的制造工厂里吸引了巨大的投资,这又吸引了数百万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生产力繁荣使得这个国家变成世界工厂,生产出的商品超过其消费能力,贸易顺差直线上升,令人吃惊地占到了世界GDP的0.5%。外汇储备大幅增加,成为历史上持有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然而,全球银行危机突然打断了资金流,出口巨幅下降。”——美国《新闻周刊》
美国《新闻周刊》所描述的1920年代末美国大衰退前后的情景不禁让人联想到中国目前所处的境况。
20世纪20年代,美国借助本土以及欧洲旺盛的消费需求消化了日益膨胀的产能,当国内外过度消费走向终结,生产过剩的危机最终被引爆。如今,中国生产过剩的问题同样令人担忧,而外需下滑、制造业景气度下降、房价泡沫破裂则将加剧这个问题的严重程度。
可以这么说,中国在消费品领域和工业品领域均形成了巨大的生产能力,并且已经出现了生产过剩的现象。
就消费品生产层面而言,中国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世界工厂”。2007年,中国成品鞋、手机、彩电、空调产量占全球产量的比重分别是68%、47%、45%和70%,冰箱和洗衣机产量也占全球总产量的1/3。但“世界工厂”声誉的背后却隐含着消费品生产严重过剩的长期风险。根据商务部对600种主要消费品供求关系的统计,1998以后,中国几乎不存在供不应求的商品,供过于求的商品比重大幅上升,从2003年开始,供过于求的商品比重虽有所下降,但仍然在70%以上。
2007年,中国当年出口额和贸易顺差分别占全球GDP的2.3%和0.5%,出口依存度更是飙升到了36%。这反映出中国正依靠出口消化超过本国消费需求的过剩产能,也说明了外部消费需求对于中国经济运行的重要性。
受房价下跌、信贷紧缩、就业形势恶化等因素的影响,美欧消费需求出现严重萎缩。除食品、房租等必不可少的生活开支外,美欧居民在服装鞋类产品以及手机、电视机、洗衣机等电子电器产品上的更新换代均会推迟甚至取消。因此,在外需减少的情况下,中国的出口必然大幅下滑。2008年12月,中国出口额同比下降2.8%,其中,对欧盟和美国的出口额减少了3.5%和4.1%。当快速衰减的外需无力再承接过剩的产能,消费品领域生产过剩的问题将完全暴露。其直接后果是:工厂设备的利用率将继续下降,而企业产成品库存则可能进一步上升。在供给过度、需求不足的双重打压下,制造业投资会急剧下降,而制造业景气度下滑将传递给原材料、电子元器件、电力、交通运输等诸多产业,并导致这些产业的投资锐减。
就工业品生产层面而言,中国很多工业品的产能已经膨胀到相当离谱的程度。2007年,中国粗钢、水泥、煤炭、化学纤维、电解铝等产量都位列世界第一,分别占全球总产量的36.4%、48%、41.1%、50%、33.7%。发电量和发电装机容量也达到了世界第二的水平。通过观察单位GDP对应的工业品产量,工业品产能过于膨胀的问题更为突出。以钢铁为例,2007年中国钢铁产量与GDP的比率(吨/万美元)高达1.63,远远超过其他国家,也高于1940年的美国和1970年的日本(以2007年黄金价格为基数,对两国历史上的GDP规模进行了调整)。
过去几年,高速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超过26%)暂时掩盖了工业品产能过度膨胀的问题。例如,电力行业的用煤量占中国煤炭消费量的57.6%,建筑业消耗了中国50%的钢材和28%的氧化铝。
不过,应注意到的是:1.全社会用电量、发电量已连续3个月负增长,并呈现快速衰减的势头,2008年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仅有4677小时,相当于1997至1998年的水平,这反映出电力行业需求锐减、发电能力过剩的现状。2.房屋成交量急剧萎缩和住宅价格走低将导致积压的房屋和“半拉子工程”快速增多,并造成房地产投资进一步减少。在上述问题完全显现后,煤炭、钢材、铝等工业品将深陷供给过剩的窘境。
简单来讲,消费品和工业品生产过剩将造成制造业和上游行业的投资锐减,从而对中国经济的运行造成巨大冲击。在生产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现有库存成本过高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企业的经营业绩将进一步恶化,也将造成银行体系不良贷款比重大幅上升。
不少人对中国政府提出的4万亿刺激计划的效果抱有很高的期望,我认为,这种看法过于乐观。其一,高投资本身就意味着未来供给大量增加,如果不能及时启动消费,很容易引起生产过剩。其二,在经济景气下行时期以投资为剩余产能寻找出路将加剧产能过剩,而且会浪费大量本应用于扩大消费需求、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资源,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以大规模投资扩张为导向的刺激政策非但不能从根源上解决过剩问题,反而有可能令中国经济在2010年开始出现更痛苦的经济减速。当然,财政自身的风险度也是不允许中国政府在2009年和2010年连续两年以扩大投资的方法追求“保7争8”目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