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来都很尊重茅于轼老先生,茅老先生在我国不应再保护耕地一文中观点鲜明的提出,因我国粮食能自给自足,并丰年有余,因此不必再保护耕地,应以耕地换取经济之发展,纵使是到了粮食供应不足之时,也可通过进口解决粮食危机,并提出了日本之例。
看完这篇文章,我感到不解,真不知道茅于轼老先生是怎么看问题的?我想请问茅老先生是经济发展重要,还是人的生命重要?有个故事说:有两个人过沙漠的人不期而遇,一人是带着水和粮食的,另一生意人是带着黄金的。路程走了一半,带黄金的人又饿又渴,带着水和粮食的人说,我用一瓶水和一斤粮食换你一斤黄金吧。生意人心想,我一斤黄金要买多少粮食与水呀,这种买卖亏的太大,坚决不同意。就这样,最后带着水和粮食的顺利走过沙漠,而生意人却永远在沙漠安息。至死生意人都未明白,黄金并不能救他的性命。
我曾讲过,人生的要义是什么?身体第一,快乐第二,财富第三,若能三者兼得,一生之万幸。若要去之,首先就是财富,因为财富,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若要再去之,那就是快乐了,没有快乐,起码要有生命,若没有了生命,万事休矣!要有生命,前提就是要有活命之口粮吧,粮食从哪里来,还不是耕地吗?所以国家保护18亿亩耕地绝对没错。
去年大豆期货行情异常之好,原因何在?不就是中国需求量大吗?需要大量进口吗?以美国为首的国际资本就大炒大豆,其实就是在攫取我国之利润。大家知道,国际石油期货是人为控制的,可大家知道国际石油期货为什么会异常暴涨?还不是因为中国经济发展太快,对能源需求太旺造成的,为了抑制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同时最大限度赚取中国创造的利润,国际资本是有意而为之。近期国际石油期货的下跌,主要是因为金融危机造成经济增长预期下降的结果。
18亿亩耕地是中国人民的活命之本。有了活命之本,中国人干事才会有底气,才不会受制于人。若18亿亩耕地动摇了,走向经济发展之极端,真要到缺粮那一天,相信以美国为首的国家会要挟中国的,不然国内就不会和谐,就不会稳定,我党的奋斗目标就很难实现。
发展经济固然需要土地,可是发展要有新思维。限制耕地,并未限制用地,我们不能整合土地资源吗?不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吗?土地的利用不能向空中发展吗?若要以圈地为目的,提供再多土地,也不一定能促进经济发展。
所以,为了保13亿人口之性命,保护18亿亩耕地不是口号,而是行动之必然。我们不能为了争论而争论,为了出名而出名,而是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为了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