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旅游营销与策划》连载 16/方超著


从投资看温泉
    国际旅游科学家协会(AIEST)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召开第39届年会专门讨论了温泉地的再开发问题,认为传统的温泉疗养地正在向新型的保健旅游(health tourism)转变。从以上西欧、中欧、东欧和东亚各国的情况看,尽管各国的情况不同,但是将愈来愈多的休闲和娱乐因素加入到温泉开发中却是一个客观存在的趋势。我国的温泉开发模式是不是也会走或者适合走这样的路呢?
    我国的温泉开发在各个阶段,有其自有的开发模式选择的内在动力。21世纪初以后温泉开发模式发展的内在动力有:
    ①温泉消费市场将逐渐成为完全竞争市场;
    ②小康社会的建设将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都有大幅度的提高,温泉消费将面临与其它闲暇消费方式的激烈竞争;
    ③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将吸引更大的资本参与开发,使建设大型或超大型主题温泉度假观光区成为可能;
    ④温泉开发商不断创新服务产品,因为只有提供差异性的温泉服务才能最大程度地吸引顾客。
    从各时期的内在动力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完善、温泉消费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温泉消费者越来越成熟这三个趋势不变,那么温泉开发市场就越来越需要开发商具有规模优势和提供差异性温泉服务产品的能力。而这个基本要求的存在就促使温泉开发商寻找一个新的开发模式来顺应市场和形势的发展。

    另外,世界各地的温泉开发都是先以“疗养、洗浴”为目的,然后才逐渐扩大温泉产品的功能,虽然各国的温泉产品形式各有不同,但享用温泉资源作为现代社会富裕阶层享受生活方式的趋势却在逐渐加强。也就是说,温泉开发从“治病、澡堂”逐渐转向休闲娱乐。而为了增强“度假休闲型温泉产品”的吸引力,开发商势必会开发越来越多的附加产品,如依托温泉地开展的观光、体育、节事等各种项目,建设参与性游乐场所等,最后形成一个大型的能满足各层次需求的温泉产品及附加产品的综合区。
    “大型主题休闲游乐温泉”这种开发模式是基于以上的假设提出来的。“大型”是针对要达到规模优势这个要求提出的,“主题”是针对提供差异性服务这个要求提出的,“休闲游乐”是针对国外温泉开发模式演变的经验和需要开发越来越多温泉附加产品的假设成立提出的。这种温泉开发模式以度假功能为主,观光功能为辅,以大型或超大型温泉主题休闲区为开发形式,将温泉资源与周边的资源充分结合,以主题休闲游乐设计为核心,融观光、度假、休闲、娱乐、保健于一体。
    温泉主题度假休闲区针对不同目标顾客群应制定不同的主题,如“健康”“尊贵生活”“短暂自我空间”“神秘”“周末家庭乐园”等,围绕主题建设相应消费档次的温泉产品。温泉主题度假休闲区的建设除了提供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温泉产品外,还应与当地景观结合,融入各地人文或自然资源,随着周边旅游及配套设施不断齐备,推出旅游、观光、养生、美容等综合服务吸引度假休闲游客。
    国外的度假spa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温泉开发模式。这种开发模式因突出“主题”和“度假”而逐渐成为全球极为热衷的一种流行活动,英国的BATH Spa、以色列死海Spa、印尼秘境Spa都是著名的度假Spa。这些都是值得学习、借鉴的新型温泉开发模式,是我国建设大型主题休闲游乐温泉的有价值的参考。
    如果“大型主题休闲游乐温泉”在国内能出现标志性产品,那么我国的温泉开发就会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随着我国温泉旅游开发的不断升温,各温泉富集地的开发也迅速增加。由于温泉度假旅游地开发具有投资大(动辄数亿元人民币)、回收期相对较长(常常为一般景区的1.5至2倍时间)等特点,规划设计当然不可怠慢。在我国温泉度假地开发实践中,常常出现开发粗放化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主题雷同、文化内涵稀缺、设计单调、赢利乏力等方面。
    度假为源:温泉度假旅游资源的认识问题
    与观光旅游资源相比,度假旅游资源更重视观赏游憩资源、生态环境资源、服务设施及服务、餐饮及其环境、娱乐项目等要素,尤其是度假的本体资源要素十分重要(杨振之,2005)。这对于充分认识温泉度假地旅游资源的意义是重大的,度假游客对度假地的需求,与观光游客对观光旅游资源的需求相去甚远,规划师若仍持观光旅游资源的评判标准,则可能在温泉旅游资源把握和温泉度假地开发方向上走偏。
    度假为源,正是以“度假导向”审核评价度假资源,度假本体资源的评价显得就很重要。
    文化为魂:温泉产品的文化表达与地域性特色
    温泉旅游地若以游客为主要目标市场,则必须巧妙挖掘当地的文化,并把文化符号恰到好处地表达在产品主题、产品项目、服务设施、建筑设计、景观设计、营销、管理等方方面面。有效的文化表达,处理好规划设计的地域性特征,不但能解决主题雷同,文化内涵稀缺的问题,也利于为度假旅游地塑造独一无二的竞争力,同时有利于市场营销的开展。
    文化包装解决了温泉度假旅游地的形象、管理、营销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以文化为魂并非空谈,它是能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的。
    整合为务:规划设计系统要素的整合
    温泉旅游地开发常常需要规划设计师、温泉专家、文化娱乐专家、饭店管理专家、市场专家共同参与,以利于对产品、景观、主题、文化、设施、市场需求等要素的整合。文化与产品的有效整合,让文化成为一种资本,造就一种新的温泉旅游生活方式;设计与需求的整合,能大幅度提高环境、设施的综合效率;主题与营销的整合,更是造就新的赢利模式……
    人性为本:景观设计的感官关怀
    景观设计对人的感官关怀在于对游客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的全面“刺激”,形成一种多维度的立体体验。其中视觉是传递信息的最重要途径。
    声音是意境的制造者。有时为了要表达宁静的氛围,反而会加入一些细微的声音。温泉的意境应该用潺潺的流水声、汩汩的气泡声、鸟鸣声来营造,才能触动人的心声。
很多温泉地的更衣室与池距离过远,或者是池与池之间距离过远,这在冬天为游人带来了很多不便,尤其在北方。
    嗅觉能营造氛围。比如硫化氢虽然味道不太美好,但不可缺少,只是在蒸汽口引出,淡淡弥漫就造出温泉独特的氛围。
    这样,各种感官元素汇集在一起,决定了温泉的景观形式,形成了独特的温泉旅游地氛
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