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购房团是网民们的行为艺术


  时下北京房地产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就是如何把房子卖出去。

  尽管大多数开发商会用“避运”(开发商们为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必须付出的代价)停工3个月来作为说辞,房子不好卖却如同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明里暗里的打折促销也是不可避免的。

  于是乎“购房团”代替了“炒房团”,想置业的网民们代替了想投机的温州客。两年前曾郑重其事发起“不买房运动”的深圳网民邹涛先生顺势而为,在互联网上又发起了“万人购房运动”,据说是要组织众多想为房奴而不能的购房者向遭遇销售困境的开发商集体砍价,在帮助购房者买低价房的同时也帮助开发商进行促销,发起者甚至对媒体宣称要帮助购房者达到“关内八千关外六千”的砍价目的,要聘请美国前总统的谈判顾问罗杰·道森以及中国入世的谈判代表龙永图充当“万人购房运动”的顾问,完全是奔着皆大欢喜的大结局设计。

  邹涛发起“万人购房运动”的消息被当地媒体发布后,迅速引起社会各界的不同反响,支持者叫好者有之,反对者质疑者有之,甚至被中央电视台的《经济半小时》栏目作为体现楼市房价问题的案例进行报道。

  万人购房团不能用简单的好坏来评价,活动发起者邹涛先生非常熟悉互联网具有为网民提供情绪宣泄的功能,采取团购形式集体砍价非常容易赢得网民的好感与支持,邹涛甚至用“房产直销”来解释万人购房团的市场价值,“由于国家的宏观调控,深圳的房价下跌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一方面,房地产商从银行贷出的巨额贷款无法顺利套现,另一方面,为了卖房还要不菲的营销成本,如果把营销费用让利给购房者,直接从购房者到开发商,房价就有了让利的巨大空间。”

  问题真的如此简单吗?依据国际通行惯例,房屋售价应该是居民家庭收入的3—6倍,而中国大陆目前的房价却远远高于6倍。2007年北京市平均家庭收入为6.2万人民币,城八区的房价每平米不低于1.5万人民币,四环外的房价每平米也不低于1万人民币,在北京城区内买一套90平米的住房需要花掉一个普通家庭15—21年的总收入,而且是在不吃不喝不消费的情况下。

  上周,我们网站的一位女同事正式辞职,她在北京奋斗了几年之后发现自己的生活质量没有本质改变,父母希望她能够回家乡考公务员过稳定的生活。“北京的生活费用实在太高了,尤其是租房的费用太高了!”也是在不久前,我的另一个朋友花了4000万人民币买了龙湖地产开发的颐和原著别墅,她的置业理由也很简单,“我们家现在住高层公寓,512汶川地震后感觉很不安全,以前就想买套别墅,颐和原著就在颐和园边上,感觉位置不错就买了。”这位朋友的老公是中国几家主要路桥建设集团的负责人之一,资金并不是其置业的主要问题,原因在于她老公的籍贯是河北唐山,对大地震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由上面两个例子就可以看出,所谓高房价是针对众多普通购房者而言的,这也是任志强们旗帜鲜明地提出“为富人盖房子”的时代背景,毕竟惟利是图是商人的本性之一。毋庸置疑,万人购房团可以像“房奴”一样引起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商品房市场的畸形发展问题。万人购房团可能就是网民们的一次行为艺术,是他们在高房价的重压下表现出来的一种无奈抗争。

  假设“万人购房行动”是一种新的网络“房产直销”,邹涛等人的行为就和中原、伟业、思源等销售代理公司没有什么不同,就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商业行为,问题是邹涛对外一直声称自己不以营利为目的,其组织、宣传等运营成本如何消化呢?至少目前还没有公益机构宣布为“万人购房行动”买单。

  如果邹涛想利用“万人购房行动”作为运营平台,通过合作建房的做法吸纳购房者手中资金成为开发资金,不仅存在着法律和融资方面的巨大风险,其作为自然人的身份也不具备相关的组织资格。原联想集团工程师于凌罡也曾提出过合作建房计划,因为无法完成众多购房者的意愿至今没有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笔者认为,万人购房团的真正意义在于提醒政府决策部门应该适当调整现有的住房政策,充分考虑福利制度所涵盖的范围。毕竟,1998年终止的实物分房政策让当年体制内的人员普遍受惠,此后大量进入城市的劳动者只能通过购买商品房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土地财政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刺激地方政府大量上马商品房项目,加之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对房地产开发的深度介入,导致房地产泡沫已经成为威胁中国经济正常发展的重要隐患。

  针对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曾明确提出如下观点:在住房、医疗等福利保障转变为市场经济后,我们的工资制度并没有出现根本变革,今后应该大幅度提高工资水平,同时应该适度扩大现有的福利保障体系范围。

  据2008年8月24日新华社消息,杭州市政府将放宽对经济适用房申请者的年龄限制,1985年之前出生的年轻夫妻可申请经适房,由此“80后”将成为最年轻的经适房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