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已下跌63%,这对于任何市场来说都是一个有吸引力的点位,在欧美证券理论里更有黄金分割的概念。最近,市场传出了巴菲特看中A股投资遭拒,更有媒体让巴菲特和李嘉诚进行PK。这种媒体噱头不值得关注,无论巴菲特还是李嘉诚都不值得相信。原因很简单,你不知道这些信息是真是假,你也不知道即使这些信息是真的其站在哪个角度,所以去讨论关注这些信息是毫无意义的事情。对投资者来说,真正应关注宏观政策的调整。市场上又传出将要降低存款准备金以刺激经济,不排除这种可能。因为贷款额度都可以增加为何存款准备金不能降?货币政策已放松了,为了更加刺激经济为何不可以让它更松一点?以往加存款准备金最多,当然调整也是先调整它。所以,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只要存款准备金下调就意味着央行货币政策的转向,上一轮的从紧货币政策可彻底宣布结束。宏观政策还有更重要的政策,那就是减税,这更值得关注。但投资者也应明白,减税是要影响到财政收入的,相关部门一定会在测算后才可能推出政策,这种经济刺激政策正常情况下会晚于货币政策调整。
宏观政策调整了对股市当然是大利好,毕竟经济面的转暖会使上市公司盈利预期增加。但投资者也需非常明白,那就是真正改变供求预期的是大小非,行情真正的发生较大行情一定是大小非供求预期得到有效改善之时。现在监管部门正在制定新的“二次发售”机制,到底这种机制有多大的效力还需要制度出台之后。同时,还应注意国资委关于国有股监控系统的建设情况。理想的情况下,后市大小非不排除出现这样的局面:国有股监控系统建立,减持预期得到扭转;“二次发售”机制建立,延缓了减持速度并使得减持透明化。这样以来就可能中期的改变股市的供求与其,行情也就有可能真正到来。
后市机会一定会有,特别是宏观预期及相关制度预期明朗后。对于这样的机会,一方面要参考技术形态及指标确认行情,一方面要观察消息面的变化。技术形态一般会早于消息到来,行情会提前一点启动。这是股市规律,投资者一方面要密切关注技术形态,一方面要信心体味消息面(类似这样的消息出台之前市场上往往会出现相关版本的传言)。从时间上看,9月份大小非解禁压力较8月份减少90%,给市场一个喘息的机会;技术上出现超跌,被错杀的个股需要矫正,同时中报公布完毕,消息面相对平静,比较有利于局部行情的演绎,我们判断,今年的秋季应该有一次比较象样的反弹行情。后市具体机会上当然会集中在货币政策松动收益板块(如银行股),获得减税幅度较大的板块,超跌的优质股板块及其他还没有兑现的概念板块(如创投、医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