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中国奥运军团夺得了很多的金牌,大家都很高兴。
谁拿金牌第一,美国人还是很在意的,比如NBC的排行就是以奖牌数量为指标,这样,中国的金牌虽多,但奖牌总数则不如,所以美国便高居第一。
况且,美国在一些与中国直接对抗的项目上,也对中国的参赛人员的“资格”有一些意见,比如NBC就对女子体操的何可欣妹妹等人的年龄问题产生了一些疑问。我自己有一个女孩,按一般的标准,何妹妹已经到16岁,对于我这样一个十三岁女孩的父亲而说,多少有一些疑问,但我们也不能对美国人的说法,人云亦云,因为他们的几代女子百米冠军,事后似乎也证明吃了一些东西,以致于琼斯,去年才把以前的奥运金牌退回来。
中国对于金牌的解释,我一直没有明确的得到提示,但是国家有一个金牌争第一的目标是肯定的,或许在经济低迷,股市崩溃的当下,得到金牌第一,可以给人一些克服困难的信心。
但是要说金牌第一,就说中国是世界体育强国,恐怕还没有人敢说,在网上看过一个人均奖牌排名的,中国大概能排到五六十名,这大概有一些客观吧,如果按总数,那么象澳大利亚这些真正的体育强国,但因绝对人口少便很吃亏。
昨天晚上,因为一个以前教过的学生的好意,得到一张鸟窝的票,看点是百米大战。
因为可以免费坐公交,而北京的几条新的地铁线路,我又没有感受过,所以,早早的我就吃了两张糖饼,出发到巴沟,坐十号线,然后转8号线可以直接到奥林匹克公园。
但是在整个晚上的比赛中,除了看见几个铅球的选手之外,几乎没有看见中国运动员的身影,在田径和游泳这两个奥运基本的项目中,中国最多各能拿一块,刘翔能那么“抖”,主要是在田径这个我们基本上只有看的份上的项目上,弄了一个金牌,算是对我们的一个安慰。
反倒是日本,在田径场上和游泳池里能更多地看到。这或许说明一些问题。
我周围的许多观众,似乎并不太关注场上的结果,互相交流的时候,主要也是表示,体验一下奥运是唯一的目的,所以,在百米之前,一直走来走去,我也觉得无聊,既没有中国的队员,而有一些比赛又看不清,在场上必须一直盯着大屏幕才能了解场地里发生的事,事实上,运动员自己也只有通过大屏幕才能了解自己的成绩。
所以,我给甘蔗发短信说,鸟窝的比赛就是在看一个不能换台的电视而已。(顺便说,我非常不喜欢鸟窝,其混乱的外部结构是现代人心智迷茫的一个标志,而整个窝似乎是套在运动场外面的,也体现了现代人内心和外部表现之间的距离。)
百米大战,也不甚紧张,因为那个博而顿太利害了,他在要冲刺的时候,还有工夫看别人。
我自己比较常运动的项目是羽毛球,但不知为何这次,我对中国羽毛球队有一些厌恶.我觉得这个队的队风有些问题,且不说以前媒体所报道的队员打教练而没有任何处罚的事,这次在鲍和韩国队员的比赛中,不服从裁判的判罚,教练还上场抗议。并示意韩国一个界内球为界外,而在体育比赛中,对裁判权威的蔑视是最不合适的,即使裁判失误了也应该接受。当然,最恶心的是陈金和林丹的比赛,这场比赛,许多人都猜测结果是“组织上”定的,这对以金牌为重要目标的中国队来说,“让球”倒也不是新闻,因为以前那个小山智丽和叶钊颖都出现过,但是他们一般都装得比较象,似乎在真打,而林丹和陈金的比赛,连装都不装,直接就开始表演。还有所有的比赛似乎是总教练一个人在指挥,这也很奇怪。
世界在变化,但是这种漠视运动员的基本权力而去为一个虚无的荣誉牺牲的事情,依然没有变化。
所以虽然比赛要到晚上才开始,但是即使林丹拿了金牌,我依然鄙视这样的金牌。
我有时候想,作为一个国家,多一块和少一块金牌并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对于个人,对于四年才一次的运动会,那么他的梦想被一种外在的力量说扼杀,却是太不人性了。
金牌多当然很好,但是金牌的意义,的确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看到某金牌运动员母亲死了都不知道的新闻,看到有些母亲跟几个月大的孩子分离一年多,我有一些莫名的惊恐。中国击剑队的法国教练说,“他们需要休息,需要学习知识,而不能一直在训练。”希望,任何一次的奥运会,会成为中国人不断进步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