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尊神:萨提罗斯
古希腊神话中的森林之神,他是一个长有公羊的角、腿和尾巴的半人半兽的怪物,下体还垂着一个直挺挺的生殖器。性好欢娱,耽于淫欲,转义为性欲无度的男子或色情狂。在古典时代,他与酒神狄奥尼索斯联系密切。
第二尊神:狄奥尼索斯
古希腊神话中的酒神,即罗马神话中的巴克斯。宙斯和塞墨勒的儿子,原为蔬菜植物之神,相传是他首创用葡萄酿酒,并把种植葡萄和采集蜂蜜的方法传播各地,他在春天复苏,使所有人在酒醉的欣喜中亲如兄弟。
第三尊神:阿波罗
古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主神宙斯和勒托的儿子,主管光明、青春和医药等,地位显赫,代表主神宣诏神旨,驾驭万能的太阳的光辉灿烂的华美驭座,每日向世界赠送一派光华明媚,不沉缅于已往的悲情,而倾洒阳光一样挥动美的面纱,遮盖起人生中的悲剧面目,给生命以宁静的欢乐。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第一节中说了一句话:“当酒神歌队的炽热生活在他们身边沸腾之时,他们的‘健康’会怎样地惨如尸色,恍若幽灵……”,
那么什么是酒神歌队呢?酒神歌队是否如一些人所云的“酒神歌队是酒神节纵欲狂欢的一部分”呢?而且,很显然,所谓“纵欲”之“欲”乃“性之欲”,而非“爱之欲”,为此,我们很有必要对酒神节的来龙去脉做个了解。
酒神节,指在希腊罗马宗教中,为酒神巴克斯举行的任何一个节日,它们最初可能是为了丰产之神举行之祭仪。这个节日从意大利南部传入罗马后,起初秘密举行,共3日,只有妇女参加,后来男子也被允许参加,成了狂欢酒宴的节日。在崇祀酒神的节日上要唱即兴歌,此时歌唱队“由于受酒力的冲击而神态恍惚”,并由50名成年男子和男孩组成的合唱队环绕狄奥尼索斯的祭坛翩翩起舞,领舞者为发表开场白的人,并有芦笛伴奏。
虽说这酒神节曾是“狂欢酒宴的节日”,但后来在古希腊扎根的酒神节基本上还是“主情”的,而非“纵欲”的,他的狂欢状态是情绪的总激发和大释放,即情绪的放纵,而非单纯的性欲的放纵。这也更证明了古希腊神话在阐述对生命的理解时,还强调了生命不仅仅是形而下的苟活,更是进行最高使命和形而上的活动,即完成一种精神意志追求的悲剧性活动中,获得了艺术的安慰。用尼采的原话来说就是:“艺术是生命的最高使命和生命本来的形而上活动。”
但酒神节为何经常会被一些人误认为是“纵欲狂欢”、释放本能的节日呢?这都是那个淫荡的神灵——萨提罗斯惹的祸。
原来,古希腊酒神的歌舞队渊源于小亚细亚,并且远至古巴比伦和古代塞西民族类似于酒神祭的狂欢之宴,它们崇奉的正是这个长着山羊胡子的森林之神萨提罗斯,这种节日所做的主要事情差不多都是对性欲的无限放纵,是原始蛮性和本能冲动的大释放,被人们称为“巫魔之锅”或“妖女的淫药”,由于狄奥尼索斯和萨提罗斯及西勒诺斯的特殊关系,人们经常把他们的节日混为一谈,特别是容易被他们狂欢的表面形式所迷惑。但如果说这也是酒神节的话,那也仅仅是野蛮人的酒神节。
而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尼采所推崇的正是古希腊人的酒神狄奥尼索狄斯的节日。因为在尼采眼里,古希腊人是世界上最健康的族群,是最纯正的完美人性的体现者,而古希腊也是一个奇丽的异教王国。所以,尼采将古希腊的酒神颂视为崇高的悲剧诞生的源头之一。而它与野蛮的巴比伦节日有何区别呢?我们还是用尼采自己的话来说吧:
“醉境中的古希腊人和醉境中的野蛮人之间,当然隔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在古代世界所有地方,姑且不谈现代世界,从罗马到巴比伦,我们可以指出到处都有酒神祭式的节会,不过这些类型的节会之于希腊类型的节会,至多是像跳羊怪舞的长胡子萨提儿(这个名称和特征取自山羊)之于酒神而已。所有这些节会的核心,几乎尽是性欲的过分放纵,它的狂潮淹没了一切家庭生活及其可敬的传统;最粗野的兽性蓦然解放,直至酿成情欲与残暴的猥琐的混合;我往往觉得,这堪称为真正的‘妖女的淫药’”
由此,我们足可见出尼采对放纵肉欲和肉身狂欢的态度,所以,它把“性狂欢”的萨刻亚节称之为向“虎猿退化”的陋习。而相反,希腊人的酒神宴乐却“含有救世节和神化日的意味”,他说:“在这里,肉欲和暴行混合而成的可憎恶的‘妖妇的淫药’也失效了,只有酒神信徒的激情中那种奇妙的混合和二元性才使人想起它来——就好象药物使人想起致命的毒药一样。”是的,尼采说得多好,纯粹的“肉欲”是一种“毒药”!只有爱的渗透的节日才是精神和肉体的良好“药物”,两者不可同日而语。这就是纯正的希腊酒神节和萨提罗斯节日的不同,也是激情和肉欲的区别。
而且,尼采早年的理论之精彩决不限于此,这于他在对悲剧诞生的探源中,引入了宁静的日神阿波罗可见一斑。与狄奥尼索斯的癫狂迷醉不同,阿波罗神是静观的、轻柔的、是梦幻的,他将古希腊过度张扬的激情复归于宁静和理性之域,用尼采的话说就是:
“使希腊人保持安全的,是那光荣而伟大的阿波罗向那些粗野而奇异不可思议的狄奥尼索斯势力展示其狞恶头脸时,压制了这种狂欢。多力克艺术将阿波罗之严格排拒一切放纵加以永恒化了。”
他还说:“一旦酒神冲动终于从希腊人的至深根源中爆发出来时,就很难加以阻挡甚至根本就不可能阻挡了。这时,日神的作用就是:通过及时缔结的和解,使强有力的敌人缴出毁灭性的武器!”
尼采还不忘补充了一句:“这一和解是希腊崇神史上的最重要的时刻。”
所以,我们的结论为:
1、古希腊的酒神节并不是“放纵肉欲”的节日;
2、尼采也不是一个张扬欲望的哲人。如果说他有所张扬的话,那是激情,而不是肉欲。
至于半人半羊的野兽——萨提罗斯的淫荡,我想可以用莎士比亚的《奥塞罗》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是传神而又恰当的——“山羊一样的风骚,猴子一般地好色!”
第一尊神:萨提罗斯
古希腊神话中的森林之神,他是一个长有公羊的角、腿和尾巴的半人半兽的怪物,下体还垂着一个直挺挺的生殖器。性好欢娱,耽于淫欲,转义为性欲无度的男子或色情狂。在古典时代,他与酒神狄奥尼索斯联系密切。
第二尊神:狄奥尼索斯
古希腊神话中的酒神,即罗马神话中的巴克斯。宙斯和塞墨勒的儿子,原为蔬菜植物之神,相传是他首创用葡萄酿酒,并把种植葡萄和采集蜂蜜的方法传播各地,他在春天复苏,使所有人在酒醉的欣喜中亲如兄弟。
第三尊神:阿波罗
古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主神宙斯和勒托的儿子,主管光明、青春和医药等,地位显赫,代表主神宣诏神旨,驾驭万能的太阳的光辉灿烂的华美驭座,每日向世界赠送一派光华明媚,不沉缅于已往的悲情,而倾洒阳光一样挥动美的面纱,遮盖起人生中的悲剧面目,给生命以宁静的欢乐。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第一节中说了一句话:“当酒神歌队的炽热生活在他们身边沸腾之时,他们的‘健康’会怎样地惨如尸色,恍若幽灵……”,
那么什么是酒神歌队呢?酒神歌队是否如一些人所云的“酒神歌队是酒神节纵欲狂欢的一部分”呢?而且,很显然,所谓“纵欲”之“欲”乃“性之欲”,而非“爱之欲”,为此,我们很有必要对酒神节的来龙去脉做个了解。
酒神节,指在希腊罗马宗教中,为酒神巴克斯举行的任何一个节日,它们最初可能是为了丰产之神举行之祭仪。这个节日从意大利南部传入罗马后,起初秘密举行,共3日,只有妇女参加,后来男子也被允许参加,成了狂欢酒宴的节日。在崇祀酒神的节日上要唱即兴歌,此时歌唱队“由于受酒力的冲击而神态恍惚”,并由50名成年男子和男孩组成的合唱队环绕狄奥尼索斯的祭坛翩翩起舞,领舞者为发表开场白的人,并有芦笛伴奏。
虽说这酒神节曾是“狂欢酒宴的节日”,但后来在古希腊扎根的酒神节基本上还是“主情”的,而非“纵欲”的,他的狂欢状态是情绪的总激发和大释放,即情绪的放纵,而非单纯的性欲的放纵。这也更证明了古希腊神话在阐述对生命的理解时,还强调了生命不仅仅是形而下的苟活,更是进行最高使命和形而上的活动,即完成一种精神意志追求的悲剧性活动中,获得了艺术的安慰。用尼采的原话来说就是:“艺术是生命的最高使命和生命本来的形而上活动。”
但酒神节为何经常会被一些人误认为是“纵欲狂欢”、释放本能的节日呢?这都是那个淫荡的神灵——萨提罗斯惹的祸。
原来,古希腊酒神的歌舞队渊源于小亚细亚,并且远至古巴比伦和古代塞西民族类似于酒神祭的狂欢之宴,它们崇奉的正是这个长着山羊胡子的森林之神萨提罗斯,这种节日所做的主要事情差不多都是对性欲的无限放纵,是原始蛮性和本能冲动的大释放,被人们称为“巫魔之锅”或“妖女的淫药”,由于狄奥尼索斯和萨提罗斯及西勒诺斯的特殊关系,人们经常把他们的节日混为一谈,特别是容易被他们狂欢的表面形式所迷惑。但如果说这也是酒神节的话,那也仅仅是野蛮人的酒神节。
而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尼采所推崇的正是古希腊人的酒神狄奥尼索狄斯的节日。因为在尼采眼里,古希腊人是世界上最健康的族群,是最纯正的完美人性的体现者,而古希腊也是一个奇丽的异教王国。所以,尼采将古希腊的酒神颂视为崇高的悲剧诞生的源头之一。而它与野蛮的巴比伦节日有何区别呢?我们还是用尼采自己的话来说吧:
“醉境中的古希腊人和醉境中的野蛮人之间,当然隔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在古代世界所有地方,姑且不谈现代世界,从罗马到巴比伦,我们可以指出到处都有酒神祭式的节会,不过这些类型的节会之于希腊类型的节会,至多是像跳羊怪舞的长胡子萨提儿(这个名称和特征取自山羊)之于酒神而已。所有这些节会的核心,几乎尽是性欲的过分放纵,它的狂潮淹没了一切家庭生活及其可敬的传统;最粗野的兽性蓦然解放,直至酿成情欲与残暴的猥琐的混合;我往往觉得,这堪称为真正的‘妖女的淫药’”
由此,我们足可见出尼采对放纵肉欲和肉身狂欢的态度,所以,它把“性狂欢”的萨刻亚节称之为向“虎猿退化”的陋习。而相反,希腊人的酒神宴乐却“含有救世节和神化日的意味”,他说:“在这里,肉欲和暴行混合而成的可憎恶的‘妖妇的淫药’也失效了,只有酒神信徒的激情中那种奇妙的混合和二元性才使人想起它来——就好象药物使人想起致命的毒药一样。”是的,尼采说得多好,纯粹的“肉欲”是一种“毒药”!只有爱的渗透的节日才是精神和肉体的良好“药物”,两者不可同日而语。这就是纯正的希腊酒神节和萨提罗斯节日的不同,也是激情和肉欲的区别。
而且,尼采早年的理论之精彩决不限于此,这于他在对悲剧诞生的探源中,引入了宁静的日神阿波罗可见一斑。与狄奥尼索斯的癫狂迷醉不同,阿波罗神是静观的、轻柔的、是梦幻的,他将古希腊过度张扬的激情复归于宁静和理性之域,用尼采的话说就是:
“使希腊人保持安全的,是那光荣而伟大的阿波罗向那些粗野而奇异不可思议的狄奥尼索斯势力展示其狞恶头脸时,压制了这种狂欢。多力克艺术将阿波罗之严格排拒一切放纵加以永恒化了。”
他还说:“一旦酒神冲动终于从希腊人的至深根源中爆发出来时,就很难加以阻挡甚至根本就不可能阻挡了。这时,日神的作用就是:通过及时缔结的和解,使强有力的敌人缴出毁灭性的武器!”
尼采还不忘补充了一句:“这一和解是希腊崇神史上的最重要的时刻。”
所以,我们的结论为:
1、古希腊的酒神节并不是“放纵肉欲”的节日;
2、尼采也不是一个张扬欲望的哲人。如果说他有所张扬的话,那是激情,而不是肉欲。
至于半人半羊的野兽——萨提罗斯的淫荡,我想可以用莎士比亚的《奥塞罗》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是传神而又恰当的——“山羊一样的风骚,猴子一般地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