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球人都不可靠,我们怎样发现真相?


四月 23, 2008 – 5:53 pm |

“女人不可靠,兄弟不可靠,组织不可靠,地球人不可靠,还是外星人可靠!”这是网络上流传的对国内几部影片的总结,经过西藏和火炬事件可以加上一句“洋人不可靠”,如果再加上一句“自己也不可靠”,我们便可以真正宣布“地球人都不可靠”。

洋人不可靠

在西藏和火炬事件中,华人从来没有这样痛切地发现“洋人的不可靠”:一向“客观、公正、平衡、独立”的西媒居然也有偏见,也会虚假报道;甚至有人发现这是一场西方媒体总动员的媒体战。而且这次受害者就是华人自己、尤其是海外华人,于是他们愤怒、奋起、呐喊、反击

曾几何时,西媒还是“真相”的化身,尤其是在受过教育的“年轻人、知识分子和专业人士”那里。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说:“我们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发现中国的传媒体制出现了问题。一份调查显示,中国老百姓在没有重大事件发生的情况下,很少去接触外电,其中收听英国BBC的人大概在1%左右,美国之音可能多一些。而一旦遇到重大的事件,这种收听率就会猛然增长3到5倍,听众大部分都是年轻人、知识分子和专业人士。”

长平在“拉萨真相从哪里来”一文中指出,西媒的虚假报道的最大伤害“在于让很多人进一步放弃了对客观公正的信赖……他们从中得出结论说,普世价值都是骗人的玩意儿,只有国家利益的你争我夺。他们甚至以此为依据说,撒谎也是一种‘国际惯例’……”

我们自己最可靠?

当传统的“看门人”不可靠,那么是不是“我们自己最可靠?”

Geek和新媒体从业者胡狼狼认为:“真相就在技术进步中,就在互联网上……我们不需要传统的媒体告诉我们真相。”我也认为只有靠众多“盲人”来盲人摸象、拼凑出真相,即利用所谓“群体智慧”。“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也即媒介形式和渠道的极大丰富终结了传统“看门人”的渠道霸权,我们有了选择的自由,可以选择众多信息源、甚至其中草根自媒体数量远远超过职业媒体,力争自己从众多“偏见”中拼凑出真相。

不过“想想网络后面这2亿个不受法律/道德约束的自媒体源,不寒而栗。”当看到家乐福事件中的“病毒式传播”,原Instat分析师谭颖娜说:“互联网带给我们中国人‘新闻自由’的权利,然后再买一送一,送了我们‘自由’新闻这个副产品。于是人人都可以在网络上的说:我发现,我看见,我知道…无论真伪,只要言之凿凿,就有人相信、有人传播、有人利用,反正没人负责任!”

喻国明一语道破了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人人都可以参与新闻的传播,而不可能人人都具有职业道德,也难保证每个人都受到过新闻专业的严格训练,通过他们所传递的信息,很难说是真正的新闻还是无知之见。

于是在这个开放而又混沌的网络上,有人看到“愤青”、“爱国贼”、“五毛”,有人则看到“汉奸”、“买办”、“网特”……

这已不是简单的信息过载,而是要从这众多的“偏见”中选择,这已是“选择的暴力”,我们能做好自己的看门人吗?

自己也不可靠

悲哀的事实是,我们只看见想看到的,只听到想听到的,无法发现“真相”。涵化理论说我们早己被媒体洗脑了:我们绝大多数的信息、观念都是来自于媒体,我们从小到大整个过程中,媒体整体作为一个“模拟现实”,完全决定了我们的“主观现实”。

我们自己会因为自己的兴趣、习惯、偏见等等,而画地为牢,为自己修筑“信息围墙”。要么错失可能对自己有意义的信息,比如我曾经几乎错过“嫦娥一号”探月的“国家大事”,因为我不看电视、不看报、甚至不上新闻门户,一度RSS订阅只订阅IT和传媒专业信息。要么只投自己所好,选择符合自己“偏见”的信息源,并连同自己的偏见再次传播。

当地球人都不可靠

“女人不可靠,兄弟不可靠,组织不可靠,洋人不可靠”,自己也不可靠,于是“地球人都不可靠?”于是“当这个社会基本的信任都没有的时候,……这是这个社会逐渐进入无序的前兆。”

这次,“具有公信力的信息发布渠道的匮乏下所导致的盲目”(冯全普),在抵制家乐福事件中逐渐失控,最后中国政府不得不出来降温、救火。

我们怎样发现真相?

可靠的外星人又在哪里?

现实的问题是我们必须每天和“不可靠的”地球人打交道,我们必须找出“真相”。

我们如何拼凑出“真相”呢?

[续篇]

  1. 新媒介工具篇:如何从偏见中发现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