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奥运证明身份


从锦州到北京,总共出示了三次身份证:第一次在锦州长途车站,两个略显稚嫩的小警察逐一检查身份证---不知去往沈阳或者葫芦岛的乘客是否也享有这样的待遇。不过我很快意识到:端午即过,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已不足俩月即揭帷幕,这对千里之外的辽宁警方来说,也将是一个个不能忽视不敢怠慢的日子。如果---我是说如果---真有破坏奥运会的分子从辽宁混进首都,警方最先肯定吃不了兜着走---任何一个地方行政势力,在奥运的名义下,恐怕都只能表现出战战兢兢。

 

出山海关之前,又被两拨警察拦下,同样是身份验证。所谓“出关”,在时下语境,别有一番风味。第三次是在一个服务区模样的场所,简易搭建起一间遮阳的办公点,45警察各持电脑,输入身份证号确定身份。紧挨办公场所是一红色条幅,上书:迎奥运 讲文明 树新风 保障北京奥运和谐圆满进行。(大义)

 

自城市收容遣返劣政废止始,身份证检查制度已多年未大规模实施(北京火车站除外)。不过,在奥运的名义下,有关“北京将加大人口清查力度”、“清除外来人口”等传言逐步散布在外地人的茶余饭后。我是外地人,虽不相信自己会被沦入“清除”的境地---传言说无固定居所和工作者将被率先清除---但北京毕竟生活着数十万如我一样的外来人,暂无工作怎么办?暂且寄居该如何处置?诸如种种,貌似一切服从奥运挂钩的小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上升为事关人权和专权的大问题。

 

保障奥运安全,根本应是保障人的安全。如果所谓的保障给一部分人带来不安全感,那保障奥运安全进行的管理者,不说其合法性,至少其履行职能方面会是个大大的败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