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在家评建手记(一百一十九)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人物:刘谷雨(刘咏梅之子,
12岁,属鼠)

 

2008年在家评建手记(一百一十九)

作者:

一凡《刘咏梅[email protected]

 

期:2008411

地点:长沙市金地社区

联系QQ359091935

联系Email:   [email protected]

联系手机:13755025437

一凡《刘咏梅<[email protected]> 17:51:42

欧阳修

开放分类: 历史物、文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中国文化

 

 目录  【简介】

  生平

  评价

  文学成就】

  他成就】

  【历史地位】

  【后世评

  欧阳修与滁州】

  【醉翁逸事】

 

  【醉翁逸事】 

 

 【历史地位】

 

  欧阳修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力倡导诗文革新运动,改革了唐末到宋初的形式主义风和风,取得了显著成绩。由于他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散创作上的巨成就,使他在宋代的地位有似于唐代的韩愈,“天下翕然师尊之”(苏轼《居士集叙》)。他荐拔和指导了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散家,对他们的散创作发生过很的影响。中,苏轼最出色地继承和发展了他所开创的一代风。北宋以及南宋后很多文人学者都很称赞他的散易风格。他的风,还一直影响到元、明、清各代。

 

     宋庆历八(1048),黄河决于澶州商胡埽(今河南濮阳东北),改道北流,名府、恩州、冀州、深州、瀛州、永静等地,至乾宁合御河入海。当时因荒民困,没有立即堵口。皇佑三(1051),北流于馆陶郭固口决口,堵塞后流势仍不畅,引起了北流和恢复故道东流的争论。至和二1055,欧阳修极力反对回河东流,连上两疏陈述不能回河的理由。在第一疏中,他分析了当时“天下苦旱,京东尤甚,河北次之”,“河北自恩州用兵之后,继以凶,户流亡,十失八九”的严重形势,认为在“用方乏,民力方疲”之际,以“三十万人之众,开一千余里之长河”,不但力、物力不允许,而且会引起“流亡盗贼之患”,危及宋王朝的根本利益。在第二疏中,他根据自己的观察体会,首先从分析黄河淤积决溢规律出发,阐述了不宜回河的原因。他说:“河本泥沙,无不淤之理。淤常先下流,下流淤高,行渐壅,乃决上流之低处,此势之常也。”接着他又分析了京东、横陇河道的具体情况,指出:“天禧中,河出京东,行于今所谓故道者。既淤涩,乃决天台埽,寻塞而复故道;未几,又决于滑州南铁狗庙,今所谓龙门埽者。后数,又塞而复故道。已而又决王楚埽,所决差小,与故道分流,然而故道之终以壅淤,故又于横陇决。是则决河非不能力塞,故道非不能力复,所复不久终必决于上流者,由故道淤而不能行故也。及横陇既决,流就下,所以十余,河未为患。至庆历三、四,横陇之,又自海口先淤,凡一百四十余里;后游、、赤三河相次又淤。下流既梗,乃决于上流之商胡口。然则京东、横陇两河故道,皆下流淤塞河已弃之高地。京东故道屡复屡决,理不可复,不待言而易知也。”同时,欧阳修还认为,河渠司仲昌等议开的六塔河,宽仅五十步,“欲以五十步之狭,河之,此可笑者”,并断言六塔河“于河有减之名,而无减患之实。今下流所散,为患已多,若全回河以注之,则滨、棣、德、博河北所仰之州,不胜,而又故道淤涩,上流必有他决之虞,此直有害而无利耳,是皆智者之不为也”。

 

     欧阳修的奏疏未予采纳,朝廷命加紧堵口,开六塔河。嘉佑元(1056),商胡决口塞而复决,回河失败。

 

 

 

【后世评

 

欧公一带宗,风流自命。词章窈眇,世所矜式。乃小或作艳曲,谬为公词。(曾[忄造]《乐府雅词》序)

 

六一婉丽,实妙于苏。(尤展成)

 

欧阳公虽游戏作小词,亦无愧唐《花间集》。(罗大经)

 

冯延巳词,晏同叔得俊,欧阳修深。

                 (清熙载《艺概》卷四)

 

三过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

不见老仙翁,壁上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风。

休言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苏轼《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