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让我们祈祷并帮助我们的"亲人们"平平安安!
有了爱,我们不会孤独;有了爱,我们更加坚强;有了爱,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有了爱,我们和亲人们共享梦想和希望!笔者将这些动人的话语编辑在一起与大家一到为四川加油,为中国加油。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我们同属于炎黄子孙,同属于一个祖国,我为你们加油,中华儿女是最坚强的,你们一定能挺过这一关!
募捐活动将中华儿女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博大爱心传遍全国各地,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万众一心的强大凝聚力展现于世界。不仅感染着现场的每个人,也感动着电视机前的每个人。特别是让灾区的干部群众更加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抚慰他们遭受创伤的心灵,鼓舞着他们战胜灾害的信心,让他们看到重建家园的希望。
一个灾区网民的帖子上写着:山河可以改变,道路可以阻断,房屋可以摧毁,但摧毁不了我们抗震救灾的坚强决心,摧毁不了我们救助灾区人民的坚强决心,摧毁不了我们在废墟上重建美好家园的坚强决心。灾区干部群众不屈不挠、顽强奋战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社会主义协作精神,向世界宣告:任何灾难都压不倒中华民族。
募捐活动中一幕幕震撼人心、催人泪下的场景,正是这几天大江南北、大街小巷千千万万人踊跃捐款、排队献血的缩影。灾难无情,爱心无限。连日来,全国人民的目光始终盯着汶川,举国上下,男女老少,都在伸出援助之手。从灾区绵阳、成都,到千里之外的北京、上海,献血队伍在街头排起长龙,一些城市血库都在一天之内装满。有人捐款5000万元却不愿说出姓名,有人把婚礼仪式变成募捐现场。从企业家的上亿元捐款到拾荒老人的百元钱,从明星的十万百万到学龄前儿童的10元钱,表达的是一样的爱心,一般的深情。
一份爱心胜过万千语言。截至20日13时,全国共接收社会各界捐赠款物139.25亿元,其中捐款125.16亿元。积少成多,汇滴成流。也许我们个人的力量不算什么,但是只要爱心汇聚,就会凝聚成民族的大爱。爱在,希望就在。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伸出热情援助的手,就能帮助灾区人民迅速渡过难关。
救援在继续,捐助正进行。废墟中可能还有人等待救援,帐篷里还有伤员需要治疗,灾区群众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还需要更多的水和食品、帐篷棉被等生活物资,需要我们每个人奉献爱心。虽然我们不能每个人都到灾区救援,但我们每个人都不应当缺席。也许你捐助的一条绷带,一瓶水,就能挽留住他们的生命,就能让他们生活下去。伸出一双援手,就是握住一个生命。献出一份爱心,就能撑起一份希望。愿更多的人以点滴行动证明——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
“解放军到了,人心就定了!”“解放军来了,我们就有救了!”这是灾区人民群众对人民子弟兵的深切呼唤和发自肺腑的感激。胡锦涛主席在视察四川地震灾区时,对在那里抗震救灾的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说:“你们不愧为人民子弟兵!”这是对部队官兵的高度评价,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在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的紧急关头,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和公安干警遵照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命令,紧急行动起来,以飞机运送、铁路运送、紧急空降、摩托化开进和徒步飞奔等不同方式,快速抵达地震灾区。到目前为止,抗震救灾的解放军、武警官兵已达11万余人。其中,13日一天人民解放军就组织出动军用运输机22架,调用民用客机12架,在恶劣天候条件下不间断飞行79架次,把11420名官兵空运到成都附近,创下解放军历史和中国航空史上单日出动飞机最多、飞行架次最多、投送兵力最多的航空输送纪录。这充分体现了人民子弟兵为了人民利益不惜一切代价的神圣使命感和责任感,充分体现了我军出色的组织指挥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强大的战斗力。
在抗震救灾现场,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发扬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迎风飘扬的军旗;哪里有呼救,哪里就有奋不顾身的战士。我军官兵满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冒着频繁余震的危险,与时间赛跑,和死神抗争,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把成千上万群众的生命从死亡线上夺了回来。
抗震救灾,又是拥军爱民的伟大实践。随处可以看到军民挽手并肩、共御天灾的感人场景,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像战争年代那样踊跃拥军支前,近80位将军和10多万部队共同奋战在抗震救灾最前线。在抗震救灾的殊死搏斗中,官兵一致、尊干爱兵的优良传统经受了考验,得到了弘扬。官兵同吃一锅饭,同卧一张铺,汗流在一起,心贴在一块,甘苦与共,生死相依,在抗震救灾的重大斗争中凝聚为更加坚强的战斗集体。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无论唐山抗震救灾,还是九八抗洪抢险,无论年初抗击冰雪灾害,还是这次抗震救灾,人民子弟兵都是舍生忘死,冲锋在前,以英勇无畏的奋斗和牺牲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成为当之无愧的抢险救灾主力军和生力军。他们坚定的信念、无畏的气概、过硬的本领、刚毅的品格、钢铁的纪律,来自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来自于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来自于保家卫国的神圣职责,来自于对祖国无比深沉的热爱。
人民子弟兵的卓越功勋、丰功伟绩,人民不会忘记,祖国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中国人民为拥有这样一支英雄的子弟兵而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人民子弟兵依然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成千上万的中国人进入地震地区,捐款金额超过记录,这种民间反应非常惊人,而且是自发的。
请看国内,海外怎样看中国 ——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拐点。这将化解政府和普通人之间的一些界限。人们的教育程度越来越高,变得更有组织,社会变得更开放了。
——尽管珍视传统的人们在哀叹现代中国道德迷失,拥抱了物质主义,但是一场可能夺走5万生命的灾难拨出了更深远的声响。
——中国城市里的年轻一代以前对农村人生活的困境毫无兴趣。但是,现在他们被人们生活的状况震惊了。
——还有一些需要警惕的信号。一些公司现在要求员工捐款,而不是鼓励自愿捐款。博客作者痛批明星,包括姚明,他们认为他的捐款不够。捐款源源不断,人们自然也不可避免地质疑腐败,关心这些钱怎么花。
《纽约时报》
他有同伴。那是坐了满满一汽车的志愿者,他们带着很搭配的红色帽子,在农村坑坑洼洼的泥土路上颠簸。成都一家私人企业的员工们正在清理沿途一个小镇。从全中国来的志愿者送来了食品、水和同情。
星期六的网上,36岁的
从
此次公众感情的流露如此震撼,分析家们在辩论,这是否会产生一些影响,民间力量是否会因此获得更大空间。
一些民间团体的代表说,很多的个人,公司和非政府组织在震后迅速投入了行动,为中国红十字会不堪重负的任务提供了补充力量,帮助了救援行动。
由于人道主义危机非常严重,官员们对民间团体放行了。此后他们称,出于安全考虑,志愿者需远离震区。但是成千上万的人已经到达了那里。
在成都,救援志愿者组成了一个指挥机构,叫做“非政府组织救援行动”,负责协调30个组织。他们收集捐助,包括方便面、饼干、米饭、药物、衣物和床单。
“我们意识到,这场危机是空前的,我们必须携手做一些贡献,”39岁的兴莫(音)说。他是非政府组织有经验的组织者,还是负责培训志愿者的云南发展学院的校长。
很多志愿者说,他们到目前对政府处理救援的方式是认可的。一些专家说,领导们可能会疏导这种热情。
中国的媒体也集体在地震后对事件进行了报道。
密歇根大学中国数据中心的高级研究协调员鲍书明(音)说:“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拐点。这将化解政府和普通人之间的一些界限。人们的教育程度越来越高,变得更有组织,社会变得更开放了。”
对很多中国人来说,公众的反应仅仅是悲伤和帮助他人愿望的自然宣泄,反映出这个社会中有更多人富裕到了可以有所回报的程度。尽管珍视传统的人们在哀叹现代中国道德迷失,拥抱了物质主义,但是一场可能夺走5万生命的灾难拨出更深远的声响。
“我们是念着孔夫子的‘人之初,性本善’长大的,但是这场灾难才把人们内心深处的那种善引发出来,”来自上海的41岁的投资者阿兰•邱说。“人们被儿童的场景感动了,也被生命的价值感动了。我们成长的这个社会里,人们似乎认为中国人命不如外国人命值钱。”
在四川的震区之外,公众的反应越来越大。死亡人数每天在增加,但根据中国媒体的报道,从中国公民和公司那里来的捐助已经超过了政府划拨的5亿美元。一些捐助数目非常大,例如香港富翁邵逸夫捐出了1400万美元,小学生也捐出了他们的硬币。
地震无情,夺去内地数以万计同胞生命,万千家庭破碎,看到电视满目疮痍,死伤枕藉的画面,不禁黯然神伤,感同身受,相信所有澳人同样伤感,甚至泪水盈眶,皆因彼此流的是炎黄子孙血,岂可袖手旁观。
同胞身陷困境,澳人能做些什么?捐款支援便是最直接途径。连日来,各界纷纷捐款赈灾,忘我奔波,体现血浓于水的手足之情。
澳人向有互助互爱精神,一家有事,万家帮忙,成优良传统。今日澳人安居乐业,与祖国长期关顾分不开。饮水思源,澳人不会忘记祖国恩情,身在福中永知福。此番同胞有难,早已第一时间投入捐款救灾中,尽显爱国心、骨肉情。
正如我们的人民好总理温家宝接受香港传媒访问时所言,“山可以移动,但动摇不了中国人民抗震救灾的决心;水可以阻断,但阻断不了内地同胞和香港同胞的同胞之情。无论何种方式的支援和帮助,我都表示谢意,我们一定能战胜这场特大自然灾害。”
地震难以准确预计,上天给予人们困难时,同时也激发人们的凝聚力,全国人民、港澳台同胞及全球华人大团结,抗震救灾,众志成城便是好例子,尽管天灾命运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但绝不能放弃。路再长也有终点,夜再黑也有尽头,只要在困境中不要绝望,往往在暗处会流出生命之泉。
相信灾区人民定会化悲痛为力量,坚强活下去,重建家园,永不放弃,以告慰死难者。
或许港澳生活压力大,有人常怨工作辛苦,近日看到胡主席、温总理身先士卒,不辞劳苦,披星戴月指挥救灾,鼓励灾民面对困境,以及解放军、武警、消防、医护人员日以继夜,奋不顾身抢救被埋者的动人场面,我们那种自怨自艾的辛苦根本微不足道。
命运压不垮人,应该使人坚强起来,被埋者求生志坚,力争最后一刻逃出生天,对于现代社会那些脆弱者动辄求死,应是一个很好的启示。生命珍贵,无论有任何困难都应勇于面对,幸福非天降,须努力争取。热爱国家,贡献社会,更是做人应有本份!
天灾,是打不倒中国人民的!是五月平常的一天,和煦的阳光照在中国西南部的大地上。 这又是极不平常的日子,截至
大地曾经的狰狞尚未恢复平静,人间撕心裂肺的伤痛依旧血迹斑斑。七天的以泪洗面之后,我们的泪水依然在无声地流淌。我们可以坚强面对苦难,但当眼看着时间一点点吞噬生命,我们想忍住悲伤,却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泪成行。
但我们并不孤单。来自国际社会接踵而至的援助,让中国人从来没有如此真切地感受到来自他国的温暖。人类大爱共生,世界此刻正与中国同在。
那些身穿印有JAPAN、RUSSIA、KOREA等标志的外国救援队,那一双双疲惫却充满爱心的眼睛,还有他们携带的一只只威风凛凛的搜救犬,此刻正在余震不断的灾区帮助我们寻找同胞的生命。虽然168个小时已经过去,但他们和我们一样渴望着奇迹,期盼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拯救废墟下的生灵。其实,外国队员带来的不只是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忘我的工作热情,他们的出现更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特殊的友谊,这份友谊,因为是雪中送炭,而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格外珍惜。
中华民族是最懂得知恩图报的民族。面对来自日本、俄罗斯、新加坡、韩国的救援队,中国民众毫不吝惜地表达着内心的感激。“不管怎样,当地球上有大难时,终于显示出人类大爱共生共助、万民一心的自然本性、本真、本能、本质。”当
中华民族同时又是最乐于助人的民族。过去每当他国有难,我们也曾一次次施以援手,慷慨解囊。2004年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后,正是中国四川省率先向人质事件受害者提供了人道主义帮助。2005年南亚地震,中国国际救援队星夜兼程赶往巴基斯坦,并在废墟中拯救出了数条生命。更早前,在阿尔及利亚,在伊朗,在印度尼西亚,一次又一次灾难发生后,都出现了中国救援队忙碌的身影。我们曾将将友谊的种子播撒在他国的土地上,如今我们又在接收着来自邻居的救援,世界因友爱和互助而变得更加美丽。
我们感动于世界的这份美丽,也格外珍惜那些和我们一样美丽善良的心灵。
与此同时,在中国各地,善良的中国人自发捐款和献血的热潮亦令世界震惊。短短5天的时间,中国共接受国内外捐赠款物超过60亿元(60.23亿元),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国内民众自发的募捐。捐款之外,就是成千上万中国人争相献血的动人画面,全国各地血液库备瞬间达历史最高水平,很多地方不得不“预约献血”。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力量?这又该是怎样一种情怀?面对此情此景,外国媒体也纷纷感叹“地震震出中国人的民族认同”。
我们被同胞血浓于水的情谊感动着,也被外国政府和友人的善意帮助和感同身受打动着。
在四川地震的重灾区,一批又一批来自国外的志愿者正展开救援行动。他们送来药品,帮助抬伤员,捐助并运送救援物资……在成都通往灾区的路上,数不清的帐篷、食品等物资正在不断发到前方。
同样是
灾难面前,我们感受着传统的友谊。善意之下,我们在也在收获新的朋友。有过错综复杂历史情结的中日两国,政府间已经因中国国家主席的“暖春之旅”使横亘其间的坚冰逐渐消融,如今,民间的隔阂也正因这场灾难而改变。日本普通人的善意,赢得了中国网友的尊重和感谢,日本救援队的火速支持,更让普通中国人充满感激。“通过救援大地震,两国的国民感情正在发生变化。”这是日本《读卖新闻》的感慨。
此刻,中国与世界的距离从来没有这么近。我们彼此倾听着对方的心跳,为生命祈祷,为友爱祝福。国际社会的理解和帮助,让我们觉得世界是如此美丽,人与人之间本该就是如此美丽。
大灾有大爱,逝者长眠,活者坚强。中国要前行,四川要前行。有超强凝聚力的政府,有超强凝聚力的中国人民,有坚强的中国脊粱,我们都坚信崭新的天俯之国会展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