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大学还有没有文化?


现代大学还有没有文化?

现代大学还有没有文化?

这是一个多么大的命题啊。以我目前的视野,我觉得很难去深入地探讨这样的一个话题。但在一个恰逢我疲惫的时候,我发现了这样一个来自大学里的新闻:《震撼!林业大学春色运动会震撼http://vip.bokee.com/20080418514541.html。看到这里,我似乎感到了现代大学的文化危机乃至精神危机。

如果说现代大学出现文化危机甚至是精神危机,那么可以肯定:这个大学一定没有灵魂。没有灵魂的大学,还能引领社会文化吗?还能承担起培养合格公民的重任么?

就此,我们不仅要问,现代大学究竟还有没有灵魂?

如果一个大学不能产生一大批大师,那么这样的大学还有灵魂存在吗?一个大学存在大量的院士,就意味着这个大学一定有高尚的灵魂和伟大的思想吗?似乎很难做这样的一个结论。因为,我们一直就认为,当今的院士并不是伟大思想的代言人。举凡在一个研究型学习和研究过的人,举凡和一些院士有过亲密接触的人,就一定会感受到不是所有的院士都有一颗伟大的心灵。也许的确是在某一个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独创性的成果,但这样的成果并不能就此说明本院士的思想和灵魂的伟大。甚至有些人可能还有些人格上的卑微。

如果一个大学的校长不能有优秀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那么这样的大学还有灵魂吗?似乎也可以下这样的结论,平庸的大学校长造就的大学绝对只是能一个普通的大学。大学校长是国家任命的政府官员,在一个不算长的任期内,这个大学校长可能更多的是为了个人将来的政治前途,而不是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基于这个的客观现实,大学校长所做的重大贡献就是如何让学校平稳发展,而不会是锐意改革甚至是大学革命。当一个校长不愿意或者说不敢为天下先的时候,就决定了这个校长的所有行为都只能是隔靴搔痒了。这样的举动怎能产生适合于大师诞生的环境与土壤呢?

当校长平庸,大师缺乏的时候,大学就只能剩下卑微的教师和普通的行政人员了。现代教师很难产生大的学术思想,因为教育评价体制和社会文化氛围,使许多大学教师不是走穴,就是应付于琐碎的教学和垃圾搬的论文。将教学作为一个教师的事业来追求,在如今已是非常稀缺了——这也正好印证了大量学生逃课的现实;而科研又紧紧是一个教师用来评职称的一个有力的砝码,因为许多的现代科研都不能解决现实问题,甚至有些连一个问题都不是,怎么期待这些科研去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呢?显然,这样的论文和科研离思想就十分遥远了。

之所以没有灵魂的支撑,所以出现所谓类似于林业大学这样的运动会就不是什么另类了,也无所谓春色运动会之评价了。

我想,当一个大学失去灵魂的时候,也就是教育死亡不远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