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涌故事:姑姑做娘成“姑娘”


     
    我们现在在电视节目里,经常可以看到夫妻、父母子女或是兄弟姐妹,为财产争夺闹上法庭的例子。这样的故事看得多了,就给人一个印象:就是社会越来越富裕了,人们也越来越自私了,或者说,亲情越来越冷淡了。其实,家里人或是亲戚们内部的利益冲突和利益争夺原来也有,我们不是在太多的家族故事,《红楼梦》或是《家》、《春》、《秋》里,看到了亲属之间的你争我夺和勾心斗角了吗?只是现在有了电视媒体的报道,人们更容易看到这类故事而已。
    在我看来,哪个时代都有人重情重义、有情有义,也都有人见利忘义、损人利己。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心态:看到几个卑鄙无耻的人,不要认为社会上都是这样的人;看到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也不要认为社会上每个人都是这样的人。如果认为社会上有太多的邪恶,就会认为生活过于灰暗;如果认为社会上都是善良,又可能会让别有用心的人钻了空子。正确地想法是:多看、多想、多分析、多思考,练就一双会识别的眼睛,看出真善美来,也看出假恶丑来。
    在网上聊天的时候,经常有网友说我单纯,我不认为这是缺点,我不知道人为什么要变得那么复杂?单纯一点儿有什么不好呢?虽然说在我的人生旅途中,确实碰到过狼似的恶劣小人,但是,这样的人是很个别的。就像淘米的时候,总能淘出几颗沙子来,这有什么奇怪的呢?有狼打狼就是了,怕什么;你没本事让狼咬了,不全是狼的事,怪你自己没本事对付狼,又何必为了人群中的几只狼,而把更多的人也都当成了狼呢?有人把防备一切当成成熟;在我看来,那是做作,是不自信。我不会那样做的。也因此,我非常喜欢听现实中好人的故事。
    有一部中篇的八集电视连续剧《嫂娘》,已经看过很长时间了,但是,至今记忆还是非常地深。嫂子在丈夫去世之后,含辛茹苦地养大了丈夫的四个弟妹的故事,本身就很感人,再加上女主角宋佳十分投入地表演,这部戏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那是一个嫂子当娘的故事。最近,我又看到了一个原本不是娘的女人,却给人当了一辈子娘的故事;她是孩子们的姑姑,也因此按着“嫂娘”的叫法,我叫她“姑娘”。
    “姑娘”生活在山西省太谷县侯城乡的惠安村,她的本名叫王春仙。因为她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四,所以,家里人和村里人都叫她四姑。四姑从小就没了爹娘,是哥哥们拉扯大了她。大哥对她最好,在家里单着的时候,他尽量呵护着这个小妹妹;长大后娶了媳妇,他也把妹妹带着,就像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地关爱着她,照顾着她。嫂子对她也很好,哥哥嫂嫂都没把她当外人。哥嫂先后生了两儿一女三个孩子。本来一家人的日子其乐融融的,哥嫂都很能干,孩子们也都健康结实,没病没灾的;怎奈天有不测风云,1982年夏日的一天,祸从天降。
    四姑的嫂子年轻的时候特别漂亮,生了三个孩子以后,虽不再有姑娘的青春风韵了,却反而有了少妇的丰满身姿。村里有个叫王强的能人,人很能干,也一直痴迷着嫂嫂;这个有财无德的家伙,在那天里,趁着四姑的大哥外出的机会,居然跑到四姑家里来,强奸了她嫂子。而这一幕,正好被刚刚回到家里的大哥撞见了。大哥忠厚老实,是一个本分地道的庄稼人,媳妇给人家糟蹋了,他气得人都要疯了;可是,他又是一个只会生气没有血性的窝囊男人。他不敢去找这个恶人算账,又怕去告了官,把事情闹大了,让人都知道他的媳妇给人睡了,很丢男人的面子;又气又急又没有办法,想来想去,左右为难。当天晚上,他在院子里坐到了后半夜,除了心烦意乱,什么头绪也没有理出来。最后,他选择了永远的解脱,在自家厨房里,上吊自杀了。
    嫂嫂白天受了恶人的强暴,本身就羞愤难忍,没想到夜里丈夫又抛开他们母子四人,寻了短见;遭此双重打击,这个老实本份的山里女人扛不住了,家里以后这日子还怎么过呀?三个孩子最大的才8岁,最小的只有4岁,以后怎么吃饭呢?越想越多、越想越悲、越想越复杂,越想脑子越乱,嫂嫂的理智被彻底地摧毁了。她先是整天呆坐在那儿,不吃不喝、不声不响的。几天以后,她终于开始说了,说着也笑着;她终于开始动了,动着也打着。四姑看到这一切,真是悲痛欲绝:天哪,嫂子怎么疯了!嫂嫂的娘家父母看着这个可怜的女儿被折磨成了这样,就让她哥哥来把她接回去了。后来,四姑听说嫂嫂娘家人把她送到了省城的大医院里,说是治好了她的病;为了让她不再回来受穷,不再回来受苦,也远离那个到现在还不死心的男人王强,他们本着惹不起躲得起的心理,给并没有完全康复的嫂嫂做了主,把她嫁到了外地一户吃喝不愁的人家。嫂嫂遭到的打击太快也太猛,嫂嫂的理智又恢复的太慢也太弱,她身不由己地抛弃了她的三个年幼的孩子,过她未必能感觉到的好日子去了。
    听到这样的结果,四姑楞住了。哥哥死了,嫂子走了,可三个小侄儿侄女却留了下来。他们还不太懂事,尤其是最小的小侄女,整天抱着四姑,问她妈妈到哪里去了?她要找妈妈。三个孩子经常是哪一个突然想起来了,其余两个就跟着一起缠着让四姑去找妈妈,也一起放声大哭。四姑的心都要碎了。他们的妈妈又嫁人了,她也不知嫁到哪里去了,她上哪儿去找呢?想着自己从小没有爹娘的苦,四姑特别能理解三个孩子的感受;哥哥嫂嫂带大了她,也对她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得好,在这个时候,在哥哥不在、嫂子又没能力管得时候,还有别的选择吗?没有,四姑明白了:这个时候,我就是这三个孩子的亲人,我就是他们的妈妈,我也应该像当时哥哥带大了我那样,带大哥哥的孩子!而这一年,四姑只有24岁。她也像嫂子当年一样,出落得花容月貌的,但她比嫂子当年更加刚烈。
    四姑一面安顿着三个孩子,让他们都能吃上饭,一面打定了主意,一定要让恶人王强受到法律的制裁。王强有些背景,许多人都劝她说:“你斗不过人家,还是算了吧!”可四姑就是不信那个邪。四姑从小就苦惯了,她不怕苦;从小就没了父母的呵护,她更知道自强和和坚韧对做成事情的重要。她没有多说什么,更没有哭天抹泪地到处给人诉苦,她觉得那样没有用。四姑一面安慰着孩子们,说是外出去给他们找妈妈,她给孩子们备好了几天的干粮,交待大的照顾好小的,她就一个人悄悄地出去告状了。她没有多高的文化,也不是很懂法律,但是,她看过不少古戏,她血写诉状,她高声喊冤,她披麻戴孝,她跪地不起;终于,她的悲伤和她的执著,打动了一些人,也感动了一些人。最后,强奸四姑嫂子的恶人王强,终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四姑为哥哥报仇了,接下来,她要做的就是怎么样拉扯大这三个孩子了。按照农村的规定,未成年的孩子是没有土地份额的,而四姑在那块贫瘠的土地上,也只有小小的九分地,一个人吃饭尚且勉强,何况还有两个越来越大起来的小伙子呢,吃饭就成了大麻烦了。尽管四姑人巧心也巧,想着法儿地让孩子们尽可能地吃上饭,怎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办法,在孩子们去上学的时候,四姑有时就跑到邻村去乞讨。有一次,老二德容正好到邻村的一个同学家去玩,也正好碰到了四姑来那个同学家要饭,看到四姑在人家家的院子里乞讨的样子,在屋子里站着的德容心都要碎了,他发誓,长大后一定要对四姑好,他明白,四姑养大他们,真是太不容易了。
    四姑年轻的时候,是当地有名的一枝花,追求她的人特别多;其中,邻村的一个小伙子,四姑挺喜欢的。可是,四姑带上这三个孩子之后,人家家里就不干了。那小伙子自己还无所谓,可他们全家人坚决反对他娶这样一个姑娘:不明不白的,就有了三个孩子,又不是儿女,这算什么关系呢?还没有自己的孩子,就要给人做爹;养大了人家的孩子,也未必能得到什么。农村人嫁人,是要嫁到人家家里去的,人家娶进了媳妇,也是要和公婆住到一起的,公婆坚决反对,不接受这个媳妇,这日子还怎么过呢?小伙子开始想着,等等四姑,过几年她嫌烦了,她想明白了,就可能自个儿从家里出来了。没想到,四姑好像没有动过这个念头,她和三个孩子越来越贴心、也越来越像母子了。三个孩子还不是很懂事,小妹妹经常让四姑背着,小弟弟看着妹妹背着挺好,也闹着让四姑背,四姑就这样背了姑娘、背小子,背了小子、背姑娘。后来,小弟和小妹都深情地说,我们是在四姑的背上长大的。而四姑这一背,背近了侄儿和侄女,也让她那个相好的小伙子没了耐心。小伙子等到二十七八岁了,才随便找了个姑娘结婚了。小伙子结婚那天,二侄子德容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四姑一整天呆坐在屋里,不吃不喝也不说话。长大以后,孩子们才明白了:四姑心里非常爱那个小伙子;可是,她又不能为了那个男人而舍弃已经和她血肉相连的孩子们。
    那个男人结婚了,四姑也想好了:这辈子她只爱这一个人,除了那个男人,她谁也不会嫁了。她不再想婚嫁的事了,她还是像以前那样说的少、做的多,在看似平常的日子里,一天天地拉扯着孩子们。村里村外,有太多的男人,想着四姑,可是,不管托谁去说,也不管愿意出多少彩礼,四姑都没有动过心;只可惜,没有一个男人能真正地理解四姑,能愿意在娶四姑的同时也接受那三个孩子。就这样,四姑的青春,在平平常常的日子里,就慢慢地过去了。她从一个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变成了一个满脸风霜的老太太。如今,26年过去了,四姑也是50岁的人了,由于过于操劳,也由于过于辛苦,她看起来像是一个60岁的老人。
    在这段日子里,孩子们都长大了:小姑娘在去北京打工的时候,碰到了一个知冷知热的男人,嫁到了北京;大小子德宏长大成人之后,四姑到处张罗着,给他娶了一个端庄又贤慧的好媳妇,又拿出平日里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钱,给他盖了一院房子,让他过上了和美的小日子。二小子德容,学习成绩最好,考上了一所中专学校,毕业后,在外地工作;可是,他心里时常挂念着四姑,时不时地会寄些钱回来,也会尽可能多地回来看看四姑。德容给四姑说:“你年龄还不算大,找个伴儿吧?”可每次他说这话的时候,四姑就会马上把话题叉开来。她不想多解释什么,她认为她这辈子爱过了,这就够了;她只能爱一个人,不能和这个人结婚,想着这个人,也是一种美好,她从来也没有想过再去爱另一个男人。
    今年春节的时候,德容又特地跑回来看望四姑了。一进家门,他就把四姑紧紧地抱住了,嘴里叫着四姑,心里想着的却是妈妈。德容明白:这是个比亲妈还亲的人,她用她无私的爱,让三个本已经没有了妈的人又有了妈,但却让自己原本就有的情人成了别人的爱人,他越来越理解四姑的牺牲精神和四姑的宽广胸怀了。今年过年,正赶上四姑50岁的生日,德容专门跑到城里去给四姑订了一个很大的鲜奶蛋糕。四姑生日那天,德容让四姑闭上眼睛,他把大蛋糕放在了四姑的面前;四姑睁开眼睛的时候,看到了那只雪白的大蛋糕,和上面的一行字:妈妈,我们爱你!四姑吃蛋糕的时候,觉得很甜,也觉得很欣慰:对哥哥嫂嫂的养育之恩,她力所能及地报答了他们;三个孩子都长大成人了,也各有各的幸福生活了,她对得起哥哥的在天之灵了。至于值与不值的问题,那是别人的猜测和分析,她不想多解释什么,她觉得心里很踏实:因为她用她的一生,做了一件对得起自己良心的事情。
    当记者就此事采访村里的几位四姑的同龄人的时候,有一个男人直到现在还不无遗憾地说:“她那时候可漂亮了,是我们这里远近闻名的一枝花!”
    我现在经常在各种媒体上,看到一些明星们的轶闻趣事,其中有真实的,也有猜测和传说。有的人在得知明星们丰富多彩的私生活的时候,认为自己受到了欺骗和愚弄。我读出来的意思是:有太多的人,把明星们演的戏、唱的歌中的美好,自然等同于明星们自身心灵的美好了;所以,才会有反差,才会有反差后的失望,也才会有失望之后的气愤。我从来就不认为明星们说的、唱的和演的,都是真的;里面有真的,但很难说都是真的。明星们的职业特点是表演,既然是演,就很难说几分是真、几分是假了;也因此,我们要把戏和演戏的人区分开来。你能这样想,就不会有任何的意外,就不会感到任何的被欺骗了。
    我在看戏之外,更喜欢去了解现实中真实的人,比如像四姑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说的不多,在镜头前说起话来也显得有些不太自然,可他们在生活中却是真实和自然的。看到他们,会让我的内心充满着温情也充满着感动。我想:等一个人即将走到人生尽头的时候,他最怀念的,他最留恋的,应该不是大牌明星们虚假做作的表演,而是一些普通人在人间编制的真情实感吧!